券商股權質押“風險賬單”:38家券商信用減值173億 逾335億訴訟待解
隨著4月30日年報收官日臨近,上市券商的年報披露也已經進入尾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數據發現,截至目前,已有38家上市券商或其母公司披露了年報,年報數據中因股票質押違約導致的各項信用減值,引發市場熱議。數據顯示,38家券商合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3億元,占累計凈利潤的比例高達16.31%,同時也遠超2018年93.76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
而這或只是當前股票質押風險的一角。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發現,自2018年以來,由于股市波動、宏觀經濟下行等影響,大量股票質押式回購面臨違約局面,頻繁有券商加入了“追討大軍”,擬通過清收、訴訟等方式彌補損失。
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截至4月29日,券商作為原告公開披露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高達147起,涉及訴訟金額逾335.62億元。
目前,已經有部分訴訟追討成功或者庭外和解,但也有部分訴訟尚沒有結果,甚至直接導致上市公司計提減值損失。
“券商對壞賬的計提不像銀行有那么嚴格的標準,對于已經起訴的股票質押違約,目前大多數券商沒有計提預計負債,這里存在一個實際損失的問題。”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信用減值損失高企
隨著各種風險事件頻發,股票質押“踩雷”事件對券商的業績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披露年報的上市券商中,中原證券、光大證券、天風證券、西部證券四家上市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遠超過公司2019年凈利總額。其中,中原證券信用減值損失高達3.5億元,相當于同期歸母凈利潤(5822.27萬元)的6倍。
與此同時,進入2020年,中原證券的質押風險還在不斷侵蝕公司業績。2020年一季度,公司再次對發生信用減值的單項金融資產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共計6650.15萬元,具體涉及神霧節能、新光圓成、長城影視等共5只個股的股票質押項目。
西部證券也“踩雷頗多”,公司2019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53億元,但其同期凈利潤卻只有2.02億元。公司對質押的樂視網、中南文化、*ST信威股票分別計提減值準備約2.51億元、1405.47萬元和2.83億元。
在減值規模上,2019年共有6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超過10億元。不過,要論2019年損失最慘重的則非海通證券莫屬,海通證券2019年的信用減值損失高達28.47億元,占其2019年凈利潤(105.41億元)的比例高達27%。
據海通證券透露,主要是其他債權投資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不過其年報并未披露造成減值損失的具體項目。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司的應收融資租賃款、融出資金、其他債權投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項目金額均較高,分別為7.39億元、5.11億元、4.62億元和3.56億元。
信用減值損失超過20億元的還有國泰君安,其2019年損失20.5億元,相比2018年的9.76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109.89%。
對于信用減值損失,國泰君安在情況說明中指出,主要是孖展和股票質押式回購的減值準備計提。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為10.37億元,占比超過五成。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信用減值準備主要為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產生。
此外,中信證券2019年的信用減值損失也高達18.91億元。中信證券指出,公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為7.9億元,占據信用減值損失較高的比例。
“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主要集中爆發于2018年,2019年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依舊有很多存量的股票質押風險有待處置,因此2019年很多券商集中處理了一批股票質押業務風險,計提了較大的減值準備,從而對全年利潤及年報多項財務指標形成了較大的壓力。”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受訪指出。
涉訴金額超335億元
除了目前已經暴露在年報中的已被計提的減值損失外,還有眾多股票質押風險尚潛伏在“地下”。
據前述投行人士介紹,目前券商處置質押風險的主要手段包括:清收訴訟、自主消化(減值損失)和轉讓給第三方。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獨家報道,為了處置存量已經違約的股票質押,有部分券商將其打包作為不良債權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處置。
不過,目前券商主流的處置路線仍以訴訟清收為主。
根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截至4月29日,券商作為原告公開披露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高達147起,涉及訴訟金額逾335.62億元。由于國海證券、東北證券、招商證券等部分訴訟并未披露具體的涉訴金額和被告身份,所以實際涉訴金額要遠高于這一數據。
已經披露的數據中,涉訴金額最大的是中信證券。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中信證券公開了9起涉及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糾紛的訴訟,涉訴金額合計61.30億元,涉及興源環保、隆鑫通用、*ST康得、東方園林、*ST龍力、印紀傳媒、首航高科、上海萊士、貴州百靈九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上市公司從2018年起大多數遭遇了風險事件,股東資金鏈斷裂,甚至部分企業還因為違法違規行為面臨退市風險,而訴訟結果也頗為渺茫,針對部分涉訴案例,中信證券計提了減值準備。
而“踩雷”數量最多的則是太平洋證券。2019年以來,截至目前太平洋證券已經公開的“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糾紛”高達18起,涉及當代東方、鵬起科技、美都能源、天夏智慧、商贏環球、勝利精密、美麗生態、ST銀河、廈華電子、盛運環保、祥源文化、眾應互聯12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4月25日,太平洋證券曾公告稱,公司對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累計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本金9.32億元。
目前,太平洋證券已對部分案件涉及的債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其中2019年以前計提減值1.78億元,2019年計提減值5720.43萬元,沖回(轉銷)減值3258.78萬元,減少2019年凈利潤約1846.24萬元。而鑒于案件尚未審結,訴訟(仲裁)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暫無法預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券商的股票質押式回購訴訟糾紛中,還有不少股東一次“坑害”多家券商。
如*ST康得的股東康得投資集團就同時登上了招商、中信兩家券商的“被告席位”,涉及金額15.18億元;新光控股集團被中原證券、西南證券等多家上市券商起訴;銀禧科技股東石河子市瑞晨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被中原證券、光大證券同時起訴等。
“雖說2018年以來多家券商主動調整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定位,采取措施審慎開展增量業務,股票質押業務存量規模持續下降,但股票質押成為計提資產減值的重要來源,必須引起重視。”長城證券非銀金融團隊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