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版”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加速 高值耗材全國集采呼之欲出
“企業不怕降價,就怕市場亂。”6月3日,一直關注帶量采購的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繼醫藥帶量采購落地后,醫用耗材集采也在加速執行。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多個省市已針對醫用耗材的帶量采購發文,部分以地區聯盟的形式出現,即省際聯盟、城市之間聯盟,如近日淄博市醫療保障局發起的七市藥械采購聯盟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議價。
“現在各個地方來主導帶量采購,價格不一、量也不能保證,而且在一個地方進行招標可能會打擾藥企全國的價格體系,這并不是企業希望看到的局面。”史立臣認為,各地集采問題多,招標頑疾再現,應由國家統一部署,也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帶量采購領域進行“回頭看”。
一位剛參加完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3+6)醫用耗材人工晶體企業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已經中標,目前在等待醫保報銷比例等進一步細則出臺。他透露西部14省際聯盟、江浙滬聯盟已經向企業收集基礎信息,相關帶量采購招標或即將開始。
“聯盟版”采購加速
3月中旬,國家醫保局曾明確要求要在未來6個月內(即9月中旬前),對11個試點省份(江蘇、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陜西和寧夏)開展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工作,其余23個省份及城市也要積極跟進。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多個省市(正)組織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如5月9日,首批人工晶體類眼科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會在天津召開,確定了京、津、冀、黑、吉、遼、蒙、晉、魯九省份聯合帶量采購人工晶體類眼科耗材工作正式展開。5月21日,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河南省醫療保障局聯合發公告,組織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5月25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擬訂《浙江省公立醫療機構部分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
從目前看,很多醫用耗材集采都是以聯盟的形式進行。北京博思雅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這主要是為了保障企業在區域的量。
“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是必然的趨勢。目前以高值耗材先在各地實行,很多地方是以聯盟形式進行。之所以從高值耗材開始,是因為它們從定價、材料、產品匹配等方面相對容易,而診斷試劑等耗材還涉及到一些篩查診斷等,定價也難做到一刀切,但這些耗材進行帶量采購也是早晚的事。”一位醫用耗材企業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降價力度也不會小。
近日,淄博市醫療保障局發布了《關于七市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擬中選企業及產品名單的公示》。而此次帶量采購被稱為山東范圍內“史上規模最大”“砍價超狠”的一次談判。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淄博市醫療保障局發起的七市藥械采購聯盟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議價,涉及吸氧裝置、注射器、采血針、導尿管、導尿包5大類19個規格產品,共吸引1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報名,經審核最終確定88家企業參與談判。
參與集采耗材降價明顯。某廠家的吸氧裝置市場價46元,砍價后12.9元,降幅達72%,為全場最高降幅耗材。而據現場預估,采血針的降幅大約在50%,其他品類也有較大降幅。
高值耗材的競爭也不亞于普通耗材。上述人工晶體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上述3+6聯盟采購中,經過9天兩輪談判,5月18日最終的采購談判結果出爐,近一半人工晶體企業被淘汰。此次聯盟帶量采購涉及人工晶體共有31.39萬片,年采購金額9.34億元,議價之后的成交價格降了2.92億元。
“對于聯盟帶量采購,我們是比較積極并拿出了非常有誠意的價格,因為聯盟承諾了量,給了我們進入市場的機會。去年安徽、江蘇也以公立醫療機構采購聯合體等形式對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產品進行了帶量采購,但沒有承諾量,所以當時企業積極性并不高。”上述人工晶體企業負責人表示。
高值耗材國家集采胎動
“包括高值耗材在內的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是無法避免的,省級集采和各聯盟集采繼續進行,國家集采積極探索。”王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
包括上述兩個企業負責人都認為,若未來聯盟之間能夠打通,那在效果上實際就等同于全國帶量采購。
近日,業內流出一份國家醫保價采中心關于三類應用耗材采購情況通知的文件,報送內容為省級醫用耗材集采平臺冠脈支架、冠脈球囊、人工晶體(高值耗材)三類產品2019年采購價格和采購量。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上述文件實際是一份國家集采摸底文件,目前相關企業信息都已經收集完成。5月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掛出了一則“陳金甫副局長主持召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改革行業座談會”消息,但業界認為這56個字信息量巨大,并猜測,參加座談會的企業或就是上述摸底文件中三類產品企業代表,這三類產品也將被作為高值耗材國家集采試點。
不過,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微創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常兆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議,暫停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試點并在全國進行經驗總結,改進工作方法。常兆華認為,目前缺乏統一的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各地重復采購等都是現行高值耗材帶量采購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的發展創新仍需國家大力扶持。
常兆華表示,希望對已開展帶量采購的品種,不再進行重復性跨區域、跨聯盟帶量采購。可在對試點地區的結果進行評估基礎上,逐漸形成高值耗材品種全國聯動機制,包括后續醫保支付標準等配套措施的跟進,引導臨床主動尋找和使用最優性價比產品,避免重復帶量采購帶來的“價格車輪戰”惡性競爭。
史立臣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帶量采購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建議帶量采購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并指出,目前醫保部門對醫院的進銷存(進貨、銷售、存貨)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也難以監控醫生的處方,這對帶量采購的落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為此,史立臣建議國家醫保局成立大數據庫,對接醫院醫保目錄的產品進銷存數據,這樣不僅可以幫助醫保局確定真實的采購數量,還可以明確知道醫院某種帶量采購產品當期使用情況,同時還能對醫生的處方進行有效監控,避免醫生開具非帶量采購產品。而且還可以知道醫院是否及時給藥企回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