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遭遇階段性降溫調整 三大邏輯支撐無礙中長預期
7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集體震蕩下跌。和A股一同震蕩的還有此前被市場稱之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塊,券商板塊近期回調一定程度上也給A股市場進行了降溫。
另一方面,盡管市場持續調整,但15日滬深兩市交易額仍達到1.5萬億元,兩市成交額連續第1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震蕩調整階段成交依舊活躍,也意味著市場的分歧不小。
市場的分歧也體現在券商板塊,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券商股震蕩期間的日均成交額和暴漲階段的日均成交額并沒有顯著的下滑。
關注券商股的投資者則面臨著一個問題,券商股是否還有配置的空間。
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顯示,券商股板塊中的49家公司除了2家停牌的公司外,今日下跌的個股數量達到了42家,其中第一創業、華鑫股份以及南京證券等幾家的股價逼近跌停。
“券商股降溫的速度挺快的,除了光大證券等幾只漲幅較大的券商外,很多券商在過去成交過萬億的10個交易日中漲停的交易日都不超過2個,其中龍頭中信證券也僅錄得兩個漲停。”華中地區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的客戶經理表示。
券商股短期熄火一方面和大盤持續沖高后技術性調整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監管層近期一再釋放降溫信號。
“券商股對政策環境的變化也較為敏感,當前政策有意控制杠桿資金和股市過快上漲,政策短期或對市場形成擾動。近期監管層多次強調要嚴防高杠桿資金入市,銀保監也表態要防止保險和信貸資金違規入市,這些一定程度上都給券商股短期的走勢帶來了沖擊。”澤浩投資合伙人曹剛表示。
券商股快速降溫的同時,也有不少投資者拿這一輪的券商股行情類比2014-2015年的券商股爆發。
對此,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龍表示:“雖然兩輪券商股上漲直接觸發原因有所差別,但最終造成的影響是一樣的,即增量資金開始看好股市上漲,進而大量涌入市場,而這些資金首選受益股市上漲的券商板塊。”
因此,對于券商股來說市場資金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券商股板塊成交依舊活躍。在券商板塊上漲區間(統計區間:6月30日至7月9日),其日均成交額為1245億元,而進入震蕩調整后的幾個交易日(統計區間:7月10日-7月15日),券商板塊的日均成交額則為1366億元。
可以看到,券商板塊在震蕩期的日均成交額甚至高過了此前持續上漲的階段,也就是說資金還在持續關注該板塊,但股價持續震蕩也說明市場分歧開始愈發明顯。
但從記者和業內多位資深市場研究人士的交流來看,多數還是旗幟鮮明的認為券商股是不錯的投資標的,尤其是行業龍頭,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應該給予較高的買入優先級。
其看好券商股的因素有三個方面,即市場邏輯變化,政策利好導向以及業績提振明顯,對應來看正是宏觀、中觀和微觀。
首先是市場邏輯的變化,國信證券非銀分析師王劍認為,本輪券商行情的驅動,不僅是簡單的交易量的催化,而且包含直接融資發展的長邏輯。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從原來主要依靠傳統制造業、基建和地產投資轉向更加依靠消費、科技和其它方面的創新,因此金融資源配置應該更加關注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進一步滿足其創新發展需要,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將迎來大發展。
基于這樣的預判,王劍進一步分析指出,預計未來我國證券行業將出現差異化趨勢,呈現出“大而全”“小而精”兩類券商共存的局面。大型龍頭券商在資本實力、風險定價能力、業務布局方面均有優勢;特色券商則有望通過其特色業務的領先優勢脫穎而出。也就是說無論是大券商還是中小券商都有望受益于市場頂層邏輯變化帶來的空間。
中觀則是資本市場政策帶來的發展空間。2019年9月9日-10日,證監會提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12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是要打造航母級券商,而另外許多改革,券商是直接的落實者是直接受益者。
最后也是最確定的一項券商股利好因素即是今年業績預期的向好。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目前券商發布的6月業績來看,絕大多數公司單月營收、凈利都出現環比和同比大幅增長,而1-6月份的券商業績也大幅超越去年同期,若持續保持當前市場熱度,券商業績全年有望給出一份驚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