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提速政府數字化轉型 騰訊云發布三大新品加碼政務
在騰訊的產業互聯網版圖中,政務是一個重要方向。過去五年,騰訊沿著“電子政務—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的發展脈絡,不斷在該領域進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據騰訊政務7月15日披露的數據,截至目前,騰訊政務已為近30部委、30個省份、500座城市、10000個社區提供了數字化服務。
騰訊云政府行業總經理王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騰訊政務的發展歷史并不長,過去,很多政府可能知道騰訊,但并沒有真正接觸過騰訊提供的數字化服務。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政府對騰訊的服務能力有了全新的感知,也成為了騰訊政務的用戶。
王剛坦言,“對政務行業來說,疫情帶來了危機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回顧上半年,疫情確實給線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但同時,也為線上服務尤其是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
據王剛介紹,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騰訊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到各個政府部門,服務了9億市民并支撐了接近400個城市疫情相關的信息化系統。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后,這些政府也意識到了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并開始深化與騰訊的合作。
而基于在疫情中的實踐,騰訊政務于近期完成了一次產品迭代,并于7月15日正式發布了新一代WeCity技術平臺發布以及“一網統管”、“政務協同”和“未來社區”等三款產品。
從城市服務到城市治理
騰訊政務此次發布的三款產品,在服務場景上各有側重。比如“一網統管”和“政務協同”平臺是針對政府的數字化管理和協同,而“未來社區”是針對社區的智慧化治理。
王剛告訴記者,從最初的互聯網+政務開始,各大廠商做的重點都是提供對外服務,目前來說,政務服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已經越來越完善。比如騰訊對外提供的移動端服務就已經達到1000多項,里面超80%以上都是零跑動即可完成。
不過,當服務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若想繼續提升,就必須進行政府內部的改造和提升,所以現在,城市治理和管理也變得尤為重要。
騰訊此次發布的產品,也是抓住了這一趨勢,比如“一網通管”,就具備一圖多景、城市體征、有呼必應、綜合指揮等四大能力。其中,“一圖多景”是基于多種信息模型,如地理信息模型GIS、城市信息模型CIM,并融合衛星圖、室內圖、視頻流、物聯感知設備、分析圖表等,將城市運行全局以數據的方式進行多維呈現。
政務協同平臺則是基于政務微信統一建設的協同辦公信息系統,幫助政府部門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高效溝通。比如通過打通政務微信、企業微信和微信端,即可實現公務人員、企業和民眾的三端融合通信,進而幫助政府提升協同作戰能力。
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格,是城市數字化發展的關鍵一環。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物業的統籌管理、社區信息的數字化傳達、無接觸智慧通行以及周邊商戶線上服務能力的重要性。
騰訊的“未來社區”也是瞄準了社區場景,旨在通過連接政府、居民、物業和社區服務提供方,打造G、B、C融合的智慧社區生態。具體而言,騰訊未來社區可為居民提供便利的社區服務入口;為公司、城市運營方及周邊商戶提供標準化、可定制的產品服務;為政府打造自上而下的管理和監管工具以及社區綜治管理平臺。
打破數據共享壁壘
據悉,這次新發布的新一代WeCity技術平臺可以概括為“1+1+6”。其中,第一個“1”代表整合了騰訊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的新基建數字底座;第二個“1”代表在數字底座的基礎上,打造的一體化融合引擎;“6”則代表幫助政府在服務、協同、監管、決策、治理、產城六大領域的能力進行升級。
王剛告訴記者,新一代WeCity技術平臺是在此前“1+3+4”的基礎架構上進行了全面升級。“過去,騰訊政務強調的是一個云底座、三個中臺和四個領域,而新一代平臺加入了更多元素,比如給云底座加入物聯網、區塊鏈、5G等元素后成為新基建數字底座,一體化融合引擎則是為三個中臺加入了管理、運維、運營等一體化的服務能力。”
技術平臺升級背后,是騰訊政務服務理念上的一些轉變。王剛稱,騰訊過去會側重強調連接,比如人與人、物與物的連接,而現在,騰訊政務希望增強政府的感知能力,如對人、對企業組織、對城市部件的感知等。
其次,是騰訊政務在產品設計和對外服務過程中,更加強調融合的能力。這里既包括騰訊內部能力的整合,也包括外部客戶的融合,以及騰訊生態的能力融合。
王剛告訴記者,不同的省份、城市之間數字化水平有較大差異,像一些一線城市以及部分先進省份,它們的水平已經開始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發展,這個時候,需要攻堅的就是內部協作能力。
而對于數字化水平相對落后的城市,它們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直接分享來自其他城市的成熟方案。比如像騰訊這樣的方案提供商,它在服務新城市的時候也會帶來其他城市的經驗。
但王剛坦言,在拓展政府業務時,騰訊政務也并非毫無阻礙。首先是政府的主觀意愿,只有在政府有意愿去進行數字化建設的時候,城市服務和城市治理這些方案才能真正落地。
其次,還有一個難題就是跨部門的數據共享。過去有多個智慧城市服務提供商的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過,數據共享是目前阻礙城市數字化建設的最主要問題。
王剛表示,很多數據打不通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一個是不想做,另外一個是不敢做。所謂“不想做”,是很多部門沒有動力或者是沒有享受到過數據共享以后帶來的便利,這種情況就需要政府領導層面來推動,把它變成一個大家都要做的共同任務。
另外“不敢做”的問題,則是可以通過工具的保障來增強政府的信心,比如利用一些數據服務,讓政府部門知道數據的共享過程是可以被管理的,通過數據使用的規范、清晰的安全邊界來打消政府部門的顧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