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國內買就好了!
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正在回流。貝恩咨詢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在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比例由2015年的23%上升到27%,到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將達50%。消費回流的趨勢下,中國市場已是奢侈品牌業績的重要助推力。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延續2017年破紀錄的增長,增速連續第二年達20%。LVMH集團2019年上半年報顯示,中國是該集團旗下眾多品牌增長最強勁的市場,包括護膚品牌Fresh和Guerlain、高端皮具品牌Louis Vuitton、Berluti和洋酒品牌Hennessy等。Hermès也收獲頗豐,今年上半年在內地市場的銷售額實現雙位數增長,并推動品牌在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大漲21.1%。
為了將消費從海外引回國內,中國關稅自2015年起就開始下調,范圍涵蓋了日常用品、服飾等類別,其中增值稅率在今年4月從原來的16%下調到13%。
對此,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迅速配合調價。根據奢侈品比價平臺”杰西卡的秘密“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初,Louis Vuitton 、Chanel等部分產品降價300元至1500元人民幣,降幅在3%至5%之間;Cartier、Van Cleef & Arpels等珠寶首飾類品牌也下調了內地售價。
剛滿23歲的奢侈品愛好者Shirley Ma過去更習慣在境外購買,現在她表示不排斥在境內購買——“在國內買奢侈品?也行。”
面對同樣的問題,接受Vogue Business in China采訪的消費者們都給了類似回答。
Ma留意到一些大牌包包降價了,但她依舊會為自己設定一條心理價位,如果產品境內外差價不大時,她會考慮在國內購買。根據采訪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數消費者(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0歲-40歲)可接受的差價上限為3000元——這個數字一般算上了交通、時間等額外成本。
“為了省下幾千塊錢,特意跑到國外買個包也沒必要,來回機票錢都抵不起。除非去旅游或者有朋友回國幫忙帶。” Ma說。
除了價格,奢侈品的款式也影響著消費者去哪兒買。“以前很多新款在國內根本就買不到,只能跑到國外,或者找代購買。”Ma說。
但現在,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的奢侈品牌在內地已實現同步上新,甚至會選擇中國作為新品首發站,不僅在線下發售,還會選擇擁有大數據優勢的電商作為發售平臺。
2018年12月,Valentino、Bottega Veneta入駐天貓奢品專享平臺Luxury Pavilion時,就分別首發了Candystud全球限量版包袋和藍星花色Luna手袋等新品。而且,僅中國發售的節日特別限量款也吸引了一波購買。今年七夕,超過20個奢侈品牌在天貓上發布近100件節日限量款,銷售額占七夕當天總銷售額的30%。
更親和、更專業——門店服務正在改善。Vogue Business in China走訪上海iapm、靜安嘉里中心以及深圳萬象城以后發現,奢侈品店員加客戶微信已經相當常見。Lucy Wu陪同好友在iapm一層的鉆石品牌De Beers逛店時,也加了店員的微信。“我對鉆石原本不感興趣,但店員沒有差別對待,不光給我科普鉆石的知識,還主動讓我試戴,”Wu說。在她離開店鋪以后,店員還通過微信邀請她參加后續的珠寶展,“這讓我對這個品牌好感倍增”。
通過微信維系客戶,這種接地氣的售后服務也為門店提升業績和復購率帶來不少幫助。“其實加微信也方便顧客,像主動聯系問貨、預定的很多。” 深圳萬象城Dior專柜的店員Lynn Lin說。對門店來說,微信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后續跟蹤客戶功能,也是零成本的廣告平臺,“現在大家喜歡刷朋友圈,我們也經常會在上面打打廣告。”2019年年初剛加入門店的Lin,10月份時微信已積攢近百位客戶,當中三分之一曾有回購。
事實上,對于不同品類的奢侈品,消費者選擇國內外購買的意愿也不同。在訪問12個消費者的過程中,Vogue Business in China發現,對那些希望通過購物迅速獲得愉悅感的消費者來說,奢侈品包袋、服飾的單價相對更低,容易引起沖動消費,也往往被當成禮物送人。
“你看這雙鞋,主要是為了一些重要場合,特意到專柜買的,當時看到也特別喜歡,就忍不住剁手。”Ma指了指腳上的Roger Viver高跟鞋說。
不過,像手表珠寶這類價值動輒數萬的大件商品,大家還是會出境購買。“杰西卡的秘密”提供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經典款珠寶和鐘表在香港購買的價格低于上海、巴黎、東京、紐約等主要城市。
不管是越來越小的差價、更優質的服務,還是快人一步的新品推出時間,都表明國內消費者在境內買奢侈品的理由越來越充分。
貝恩咨詢報告顯示,到2027年,中國65%的家庭會成為中產階級。這也意味著,中國奢侈品的“新買家”還會源源不斷,若大環境保持穩定,將為本土市場帶來更多收入。
來源:Vogue Business 作者:姚佳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