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漲停的藝術品股票怎么玩?
證券和古玩是中國“最難說清楚”的兩個行業,兩者之結合是負負得正,還是會更加難解?
在過去兩三年時間里,藝術品市場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持續飆升的價格、無比誘人的回報率、令人神往的財富神話……但同時也引發了無盡的遺憾:“億元時代”背景下,“從藝”的門檻高度早已今非昔比,越來越多的人被擋在了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門外,只有“眼饞”的份兒。
這一切當然逃脫不了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于是他們推出了一系列“藝術金融產品”:藝術品信托、藝術品基金、藝術品“股票”……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到藝術品市場上的美妙投資機會。
然而,當藝術遭遇金融究竟會發生什么呢?在中國,最會講故事、又最難說得清楚的行業有兩個:一個是證券,一個是古玩。當這兩者結合起來,天知道想要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會有多難。
“藝術品股票”50天漲17倍
今年1月26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下稱“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產品正式上市,首次推出的是著名畫家白庚延的兩幅畫作《黃河咆哮》和《燕塞秋》。這兩幅作品分別估價600萬元和500萬元,發行價格均為每份1元人民幣,對應的投資份額為600萬份和500萬份。
所謂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也稱“藝術品權益拆分交易”,即把藝術品的所有權“切”成若干等份,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份額”,來相應地獲取藝術品增值帶來的收益。也就是說,大家一起“團購”藝術品,然后按出資額大小分享收益或承擔風險。
同時,這些“份額”也可以在天津文交所的交易平臺上流通,投資者可以通過買賣差價,獲得額外的回報。業界也將這種產品稱之為“藝術品股票”,它有效解決了“普通投資人因資金量小無法參與投資藝術品的問題”。
實際上,“藝術品股票”并非天津文交所首創,深圳文交所在此前就嘗試過此種方式,但是由于當時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還遠不及今天火爆,藝術品選擇、投資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成交量也不大。
但是,天津文交所的這兩只“藝術品股票”則因為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而一鳴驚人。截至3月16日,發行價均為1元的《黃河咆哮》(20001)和《燕塞秋》(20002)分別收于17.16元和17.07元,不足兩月,漲幅超過1600%,價格達到發行價的17倍。
這兩幅原本估價分別為600萬元和500萬元的作品,如今“身價”也分別飆升至1.0296億元和8535萬元。
{page_break}
而據記者了解,作者白庚延其他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最高成交價也不超過400萬元。借助“證券的魔力”,這位生于1940 年的“津派”畫家的作品價格已經堪比張大千、徐悲鴻等近現代大師經典代表作的市場價格,就是比齊白石也毫不遜色了。
就在人們驚恐萬分又略帶艷羨地發出質疑聲的時候,3月11日,天津文交所又推出了第二批藝術品“股票”,包括津籍山水畫家白庚延的7幅畫作和一顆4.34克拉的粉鉆,總價5300萬元,發行價均為每份1元。其中,《浩浩不息》400萬元,《噴薄風雷》500萬元,《龍吟老藤》400萬元,《河漢無極》400萬元,《聲喧亂石》400萬元,《太行秋牧》400萬元,《滄海浪涌》400萬元,4.34克拉粉鉆2400萬元。
這一次的走勢更為驚人:截至3月18日,雖然只經歷了短短6個交易日,這八只“藝術品股票”收盤價均為4.34元,漲幅均為334%,原因是這八只“股票”天天、只只漲停。而且換手率很低,可見投資者對“藝術品股票”的未來走勢相當有信心。
如此彪悍的漲幅和走勢,應該說足以令A股市場上真正的“股票”,甚至是“大牛股”們汗顏得無地自容。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天津文交所開戶的“藝術品股票”投資者人數已經突破了4萬,投資門檻也從最初的5萬元調整為50萬元。
對于如此火爆的“藝術品股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管理系教授、資深藝術品市場研究專家龔繼遂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他目前只是持一種“謹慎觀望”的態度。
“所謂的‘藝術品股票’是個新生事物,各方很關注,各種聲音都很多,也牽扯很多方面的利益,但是要得出一個不草率的決定,可能還需要觀察。”龔繼遂表示。
記者隨后又咨詢了幾位證券公司的資深分析師,雖然不愿透露姓名,但他們大多表示:真正的股票在上市交易之前需要經過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發審委等多個環節,投資者也可以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來了解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公允價值,更重要的是還有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和眾多法律法規的制約。但是,這種新興的“藝術品股票”并沒有這樣一套完整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價值評估體系,法律和政府監管也存在空白,所以風險和不確定性都會很大。
{page_break}
藝術基金規模將超15億
相比高調勁爆的“藝術品股票”,藝術基金的發展則要低調矜持得多,但是規模和發展速度也毫不遜色。
2007年7月由中國民生銀行發行的“非凡理財人民幣——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是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基金,這只兩年期的投資基金絕對收益率高達25.5%,幾乎超過了所有銀行同期的理財產品。2009年底,中國民生銀行又推出了“非凡資產管理——藝術品投資計劃2號”,2億元人民幣的募集規模很快“滿員”。
國內第一只藝術品私募基金則發行于2009年5月,由泰瑞藝術基金以有限合伙的形式成立的“紅珊瑚一期”。該期共有17位投資者,基金規模為1000萬元人民幣。目前,“紅珊瑚一期”已經公布了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的第一年年化收益率,為31%。隨后推出的“紅珊瑚二期”,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15%,封閉年限5年,投資門檻50萬元。
記者從泰瑞藝術基金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該基金3月將推出“紅珊瑚三期”,資金規模為1500萬元~2000萬元人民幣,周期為5年(封閉式),投資門檻上升為1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
“紅珊瑚三期”將主要投資于當代藝術、20世紀中國油畫、書畫三個板塊,前兩個板塊的占比各為40%~45%,書畫板塊由于近兩年價格普漲,未來將面臨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故擬配置比例較低,約為10%。
在此帶動之下,國內一批信托和私募形式的藝術基金悄然出現并迅速發展,2010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藝術基金元年”。而根據預計,2011年中國藝術基金的規模將超過15億元人民幣。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藝術基金的推出方還有國投信托、北京同鑫匯、德美藝嘉、北京復文、中藝達晨、深圳杏石、中博雅、紐約摩帝富藝術基金等,募集資金額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不等,投資的主要方向有中國近現代書畫、當代藝術、宮廷藝術品等。
{page_break}
金融“從藝”之道
記者就近期異常火爆的“藝術品股票”和“藝術基金”咨詢多位藝術品市場權威人士、業界專家和一些藝術家,他們都非常謙虛地表示,藝術品他們懂一些,但是對于證券、金融則是外行,對于這些新生事物沒有做過系統研究,所以沒有發言權。但是,他們幾乎都建議投資者參與時要非常謹慎。
“傳統的藝術品交易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拍賣;二是通過畫廊、畫店購買或出售;三是私下或者通過經紀人進行非公開交易。”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但是,現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形式,特別是出現了一些新的藝術金融產品,我們不排斥新的探索,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創新,都需要遵循、尊重藝術品市場自身的規律,而不能簡單地把普遍意義上的經濟規律和經濟工具直接搬到藝術品市場來。” 寇勤說。
他認為,藝術品確實具有商品的屬性,可以用來投資,但是它又并不完全是商品,因為藝術品交易市場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市場,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
“過去藝術品市場更多地是強調收藏的概念,國外成熟市場更是這樣,但是最近國內有很多人更加關注投資,甚至只關注投資,如果是這種目的,還不如直接投資純投資屬性的商品。”他說,“據我所知,即使是在國外成熟的藝術品市場,金融化藝術品投資方式也不是主流。”
“如果有投資者非得要介入,那就一定要購買政府相關部門批準的、被有效監管的藝術基金和信托產品,而且要有自己的判斷。”寇勤表示。他還建議,那些“買不起大東西,但是又對藝術品市場有興趣”的人,第一選擇還是要買那些“好的,但目前不熱門的藝術品”,比如一些在校大學生的作品、一些目前還比較冷門的雜項等等。
“我們常開玩笑,說證券和古玩是中國最難說清楚的兩個行業,如今你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是負負得正了,還是更加難解,可能還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思考。”寇勤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