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事件的啟示
近日,一起達芬奇家居涉嫌欺騙消費者案鬧得沸沸揚揚。同時這一事件來得如此猛烈,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包括有著宣傳合作的諸多媒體,對該品牌頂禮膜拜的“大款”消費者,甚至是該品牌的銷售人員。
達芬奇家居從開始死不承認,到后來老總聲淚俱下講述辛酸創(chuàng)業(yè)史,再到后來松口決定停售部分產品進行內部整頓,這一系列的變化像一場鬧劇,一直吸引著各路看客。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無疑是消費者,尤其是花費上千萬元購買該品牌家具的那位消費者。能在一個品牌花費這么多錢,除了說明產品本身價格不菲,更能說明消費者對品牌的喜愛和忠誠。然而,達芬奇還是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將國內東莞生產的產品說是進口產品。其產品出國“溜達”一圈,身價陡然增高,“鍍金”效果明顯。
事實上,在紡織界尤其是服裝領域,國內品牌通過在國外注冊或“出國鍍金”再回國銷售現象并不鮮見,但是由于沒有開出如此天價,也沒有得到消費者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此次達芬奇家居事件算是為整個行業(yè)敲響了警鐘,這也給消費者提了醒,盲目選購國際品牌不靠譜。
本來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就不高,能夠讓消費者持續(xù)對品牌消費十分困難,這一事件對國內企業(yè)無疑是雪上加霜,使消費者更難再相信商家。也有人將此現象歸罪于消費者,認為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崇洋媚外,更愿意購買國外品牌,導致國內品牌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對這樣的言論并不能認同,一味追究消費者責任只能說明生產商家無能吸引消費者,在事發(fā)后又尋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從而以此為借口推脫責任。
自古以來,經商就講究誠信二字,多少百年老店在談到生意經時,最常說的就是“誠信經商、誠信做人”。然而,在浮躁的當下,顯然大部分商家沒有牢記這樣的忠言,不斷挑戰(zhàn)消費者的底線,將價值與價格不對等的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達芬奇事件不斷升級,也是因為這極大地觸犯了消費者對誠信的認知。天價產品不愁賣,但是若添加產品為假冒產品,那再想挽回消費者的心,難于上青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