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征稅難阻其火爆
武漢市國稅局開出國內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對淘寶女裝網店“我的百分之一”征稅430 萬余元。一張網店“稅”單引發了一風波,或者也可能是拉開了一個行業征稅的序幕,更或者是敦促著一個行業向愈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開去。
網店征稅風波
北京商戶李念珠從2009 年開始在淘寶網上開店,主要經營化妝品。目前,小店經營得有聲有色,李念珠告訴記者,她的網店每個月的銷售額在10 萬元左右,每月的利潤大概在1 萬元上下。但是,自從武漢國稅局對“我的百分之一”網店征稅的消息一出,李念珠很焦慮,她憂心忡忡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武漢市國稅局對‘我的百分之一’網店開出的稅單內容包括3% 的增值稅、至少20% 的個人所得稅及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稅(3 種稅費按增值稅的12% 收),按照此標準,像我們這樣月銷售額10 萬元、每月利潤維持在1 萬元左右的網店,每月應繳增值稅為 2912 元,個人所得稅 1000 元,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 349 元,總計4261 元。如此一來,每月利潤減少為5739 元。”
“如果一旦開始征稅,我可能就會考慮裁掉一些客服人員,這樣能減少成本,經營的壓力也會小一些。”李念珠為難地對記者說。
資料顯示,僅在武漢,就有超過30000 多家網店。其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0 萬人,帶動的相關產業涉及快遞、攝影、設計、培訓、軟件、生產制造等,創造的間接就業機會超過40 萬個。因此,網店的波動,可能會引發就業問題。
征稅是早晚的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研究室的趙京橋對《新財經》的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對個人網店征稅會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因為稅收會使得個人網店的利潤被壓縮。這就會使得一些店主通過裁員或者提價來降低經營的風險。”
“但是,免稅不是電子商務的特點。”趙京橋表示:“如果說,個人網店想要做大做強,僅僅依靠稅收上的優惠,實際上是沒有競爭力的。況且,征稅是遲早的事情,否則,對于市場來說,就是不公平競爭。一個行業的發展壯大,在于這個行業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
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表示:“我認為征稅不會影響到行業的發展,其實,大家去關注個人網店,除了因為它低價,還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說,有些商品在實體店中不方便找到,但是在網店中可以很容易找到。這樣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同時,有些商品可能已經停產了,但在網店中,有些店主有收藏,這樣就可以給消費者提供貨源。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C2C 存在的意義不在于低價,而是這個行業是消費市場一個有益的補充,這才是它最大的優勢。”
趙京橋則認為,現在的個人網店多數沒有特色,要借此契機拓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看到,一些做得很好的個人網店,會積極主動的去發展自己的品牌,形成網絡品牌優勢。其次,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務,積極發展長尾市場。此外,也可以減少貨物流通的中間渠道,縮短資金的流轉周期,以彌補稅收帶來的利潤損失。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想做大做強的個人網店都應該樹立納稅意識。蘇會燕表示:“個人網店應該先去工商注冊,按照法律法規,相繼開展后續的納稅工作。這對于網店將來開展業務是有幫助的。”
以淘寶上的個人網店為例,目前分為三類:一是沒有進行工商登記的個人賣家,二是已注冊公司的個人網店,三是實體店的網上商鋪。后兩者與線下的實體公司別無二致,均應依法納稅。
“對于個人網店征稅,意味著這個行業被納入了國家監管體系,表明行業開始走向正規和規范。與此同時,征稅也會在無形當中提高這個行業的準入門檻。今后,在個人網店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贏取市場地位。”蘇會燕對記者闡述了征稅對于行業未來發展的影響。
征稅無礙風投青睞
個人網店征稅之所以備受關注,在于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其發展前景不容小覷。在征稅風波之前,今年2 月初,國際知名風投機構IDG 向“我的百分之一”注資近千萬美元的消息也曾吸引了眾人眼球。
資料顯示,自2010 年以來,個人網店與各大風投多次“親密接觸”。2010 年10 月,深圳女裝品牌“楓丹白露”獲得風投資金800 萬元,今年春天,濟南的一家網店“韓都衣舍”與IDG 達成千萬美元融資協議……
緣何大眾心中的“草根”網店,成為了風投競爭追逐的“香餑餑”?
趙京橋告訴記者,風投在考察個人網店時,主要考量兩個方面,一是團隊,二是模式創新。“風投投資這些資金進入個人網店,在很大程度上,也說明是看中了這個市場的發展前景。”
風投投資的不是你的現在,而是未來。市場人士認為,未來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存在需求,這是傳統的批量流水線生產、大宗采購銷售無法滿足的,如果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這一需求,就有可能獲得風投青睞。目前,隨著網店數量的增加,更多有潛力或已經取得成功的網店會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將來網店獲得投資的案例會越來越多。
“盡管有VC 將資金投向了一些規模很大的C2C 大賣家,但是投資者未來的方向一定是要將其塑造成B2C 公司。”一位投資界人士說,有了風險投資之后,個人網店的形式很難符合公司化正規化的要求。
趙京橋則認為,隨著個人網店實名制的實行,在國家制度的規范下C2C 將走向成熟。“從個人網店整體發展趨勢來看,肯定是逐漸從C 店向B 店發展。而國家對于這個行業的規范,無論是之前的實名制認證,還是將來對個人網店征稅,都是在為這個行業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這將有利于行業的投資環境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面對風投,店主“理智又成熟”
但是面對著投資,也有不少淘寶網店店主表現得很謹慎。公開的資料顯示,混合二次方的董事長陳化就多次拒絕了風投要求。他對媒體表示,因為其看重的不僅僅是資本,更希望資本介入方能夠帶來相關的優秀資源,以加速其品牌建設之路。
湖南御家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則表示,他們暫時不愿意接受風投的原因在于,和互聯網的B2C 公司不同,他們始終保持盈利能力,并不熱衷用資本手段擴張,保持一定的增速就已經完成公司既定目標。{page_break}
盛高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北京副總經理周健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少個人網店拒絕風投的注資需求,顯示出了一種理智和成熟的經營態度。“隨著資金注入渠道的增多,個人網店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獲得注資。選擇風投,其實不僅僅只是選擇資金,還要看這個風投能否有一些增值服務。要看在其產業鏈上風投是否進行了投資,如其發展相關的制造商、快遞等。
“其實,這也對個人網店的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網店店主有將企業做大的想法,就需要在經營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制定未來的發展規劃。只有這樣,經營者才會知道,自己未來在什么時候需要注入什么樣的資金,不會盲目的引進投資。畢竟,風投是需要高回報率的,如果個人網店能夠通過更小的成本獲得資金,也可以選擇自己的渠道。只有結合自己的發展實際,在面對風投時,才能夠做出合理的選擇。”業內人士指出。
崔玲
淘寶商城發布服裝報告 網購漸成流行風向標 賽迪網
8月3日,淘寶商城(www.tmall.com)正式發布2011年上半年服裝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春夏,不論是女裝的糖果色、復古潮、波點裝、傘裙;還是男裝的灰黑經典、俏色都為2011年淘寶商城服裝網絡銷售額積累了砝碼,成為了熱銷的代名詞。
據了解,淘寶商城女裝在糖果色的銷售占總銷售的40%以上,主要區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東部沿海城市。其中有80%的商城商家都或多或少地調整了今年糖果色比重。女性內衣也是如此,從上半年內衣銷售來看,糖果純色內衣銷售占44%,膚色裸色內衣銷售占38%,打破了往年膚色裸色內衣銷售居高的常規。據了解,沿海地區20歲到35歲的年輕女性是糖果色內衣消費的主體,其中浙江消費者占比13.08%,廣東11.70%,江蘇10.39%,上海9.02%,北京5.21%。
此外,淘寶商城鞋類負責人表示,今年糖果色特別粉色系列高跟鞋總銷售額占比在總鞋子銷售中占50%以上,其中廣東消費糖果色特別粉色系列高跟鞋占比30%,浙江25%,江蘇20%,四川15%,上海10%。廣東MM更愛糖果色特別粉色系列甜美高跟鞋,而整個南部及東部沿海城市是糖果色風消費的主群體。
從最初的服裝品牌入駐開始,品牌商為了區別線上線下渠道銷售,通常會將一些過季商品以折扣價銷售,來為自己的線上商城旗艦店提高人氣。“但經過兩年的沉淀,我們發現,商城消費者的眼光已經不再糾結于品牌打折與否,而是關注品牌的潮流趨勢。”商城服裝負責人表示。
對于很多品牌商家而言,他們逐漸發現網絡銷售的先機,即可以通過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的快速流轉,讓商品快速達到消費者手中,并且直接獲得消費需求,做出對流行風向的預判,繼而設計出適合當下的風潮款式。
據了解,目前淘寶商城服裝中,80%以上的服裝來自于當季主打新品,許多品牌商也打出來線上專供款或者線下線上同步發售。
作為獨立的B2C平臺,淘寶商城于2008年4月10日上線,目前吸引了超過7萬個品牌入駐,單日最高成交額已達9.36億元人民幣。在服裝類目中淘寶商城已經擁有了數萬家服裝企業入駐,既有Gap、優衣庫、MasaMaso、lives、Veromoda、ONLY、esprit、ochirly等國際大牌,也有如七格格、茵蔓、韓都衣舍、裂帛等土生土長的淘品牌,符合消費者高中等消費需求。“價格不是商城的主打,但品質絕對是商城保證。”淘寶商城已然成為品牌品質與潮流的基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