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鳴:高利貸是中國經濟的心腹之患
高利貸已經橫掃整個經濟界,連上市公司都開始放高利貸了,這證明整個中國生產成本在急速上升。
人民網發布消息稱,時代出版日前發布有關委托貸款的公告,將6000萬元交付交通銀行安徽分行進行放貸,年利率為24.5%,按季息付。時代出版的這一貸款利率是銀行貸款利率的3.88倍,超越了香溢融通之前保持的21.6%年利率,成為A股所有上市公司放高利貸年息最高代表。據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截止昨日,有關上市公司發布委托貸款的公告一共117份,涉及64家上市公司,其中,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有35家,一共發放169.35億元,同比增長38.2%。
之前,我們就多次指出,很多上市公司不做主營業務,而是將大量信貸拿出去放高利貸和炒樓炒地皮,如今看來,已經基本上得到了驗證,這些公司只是冰山一角,水下冰體更大。
但就是這樣的背景下,還有人力圖為高利貸平反昭雪。比如有人為高利貸鳴不平說,高利貸不是魔鬼,要看到在現階段是對金融市場的有益補充。現實是中小企業必須把手伸向高利貸。一是中小企業都是短貸長用,期限一年,到期必須顛覆性指出:“現在的主要障礙是人們認為放高利貸是剝削。他不懂得放高利貸是為社會創造財富,是利人利己、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對繁榮經濟有非常大的作用”。
不得否認,高利貸存在確實有其生存的環境,其一,放貸不公正導致高利貸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大量中小企業得不到信貸,只能去借高利貸,而大量大企業大集團不需要那么多的信貸,為了放高利貸和炒這炒那的賺取暴利,非常熱衷于搞錢。其二,高度壟斷的金融業導致資金供應缺乏僵死,越是需要錢的時候,他們越是收緊閘門,逼著市場借高利貸。其三,天災人禍等偶發性事件,也為一些高利貸提供了旺盛的需求。
不過,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并不意味著他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東西,謊話連篇的東西,不會永遠存在。我們有能力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情況,為什么不去改變,反而總是強調客觀情況,不去改進呢?
比如說金融業的壟斷,沒有競爭是腐爛之源,這是自然法則,同時也是經濟規律。繁榮來自于競爭,而非來自于保護。權力保護只能炫耀一時,最終會被人唾棄。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提高,再搞那一套強滅主體性的教條已經不靈光了,還露出那種丑惡和虛偽的嘴臉。高利貸必須改變,否則,中國競爭力將損之又損,最終可能再次落后。
日前,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要求大家學習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為什么要學習這段屈辱的歷史,就是要告訴人們,大清也經歷過康乾盛世,但是,當時社會壟斷和貪污腐敗把東方雄獅折磨成為東亞病夫。高利貸是一種腐蝕性的獲利模式,它損害的不僅僅是整個經濟的根基,更損害整個社會的運行機制。雖然吸血蟲也有提醒寄主不要太慵懶的積極一面,但是,對于寄主來說,吸血蟲們總是害蟲。
此前我們多次指出,高利貸肆虐對于中國經濟來說,不次于一場金融危機的打擊。地下金融系統正在吞噬著產業資本的利潤。不受金融監管的活動太盛,會創造各種各樣的貸款和準貨幣,使得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大為增加,甚至架空了整個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
如今,越來越多證據證明高利貸的存在,并有替代炒股炒樓等成為新趨勢的時候,我們更是擔憂在此肆虐之下的實業,以及他們將這種高成本轉嫁給消費價格的禍害。高利貸不是雙方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根基的重大問題,嚴堵高利貸和改善金融環境,應當成為擺在我們眼前的重大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