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恐難再下寬松猛藥
歐債危機發酵,全球經濟面臨二次衰退風險,市場期待美聯儲在9月20-21日的議息會后能出臺新的刺激政策。此間觀察家認為,考慮到當前美國經濟形勢尚未進一步惡化,況且兩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刺激效果有限,美聯儲繼續出臺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更可能出臺調整資產負債表的“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
美聯儲迄今推出了兩輪總計2.3萬億美元量化寬松措施,但這些措施對美國經濟的提振效果有限。在國內,消費者信心依然疲軟,房地產市場仍處谷底未有起色,美國總統奧巴馬十分看重的失業率依然維持在9%以上。在國際上,流動性泛濫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嚴重的通脹壓力,各方對美聯儲濫發貨幣的指責聲不斷。
在美聯儲內部,推出新的量化寬松政策也面臨較大反對壓力。部分美聯儲官員指出,如果美國通脹率進一步上升或有關通脹壓力加劇的預期升溫,美聯儲需要重新考慮自身立場。
美國經濟走勢仍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決定是否推出大規模刺激政策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也是伯南克為何將政策出臺的時點由8月底的美聯儲年度經濟座談會推遲至此次議息會的主要原因。從經濟數據來看,盡管有歐洲債務危機的困擾,但美國經濟并沒有進一步惡化,美聯儲9月7日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褐皮書”認為,7月中旬至8月底,美國經濟依舊延續著緩慢復蘇勢頭。
此外,伯南克在美聯儲年度經濟座談會發言中曾指出,支撐經濟長期有力增長的多數經濟政策,并不在央行的職權范圍,財政政策應在促進穩定和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在奧巴馬推出4470億美元的刺激就業計劃后,需要美聯儲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壓力大為減輕。
考慮到上述因素,美聯儲很難立刻決定推出新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不過,伯南克仍有可能提出“溫和”的刺激政策。伯南克此前一再表示,美聯儲擁有為疲軟的美國經濟提供更多支撐的工具。目前來看,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可能使用以下工具。
其一,宣布延長所持證券的平均持有期限,出售短期國債,購買長期國債,即所謂的“扭轉操作”。這種資產負債表的改變可以延長其持有國債的期限。一種觀點認為,美聯儲會在公開市場購買目標為7-12年的長期國債,歷時六個月,這項激勵計劃的規模可能在2000億-4000億美元之間。
這一手段的實質是壓低長期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信貸擴張,從而刺激經濟。不過,在當前美國利率水平已經非常低的情況下,這項操作能使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平均下降0.1-0.2個百分點,這種降幅對美國經濟增長刺激有限。
其二,下調超額準備金利息。目前美聯儲對1.9萬億美元銀行超額準備金給予0.25%的利息。一旦這部分存款的利率水平下調,銀行為獲得高收益,可能會考慮把資金用于放貸。不過,這一舉動會降低銀行盈利能力,并導致貨幣市場出現波動,美聯儲要冒不小的輿論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