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不足是否會影響紅蜻蜓的上市夢?
4月24日,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了皮鞋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結果,56批次的抽檢樣品中有12批不合格,其中包括了IPO獲得重大進展的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上市環保核查已經步入公示階段,而紅蜻蜓仍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
據紅蜻蜓鞋業公告顯示,紅蜻蜓擬在A股首次公開發行8000萬股(暫定)。
紅蜻蜓目前面臨著產能不足的問題。從產能數據來看,公司五星廠區共有8條膠粘鞋生產線,設計規模為220萬雙,但2010年和2011年的實際產量分別為240.1萬雙和240.8萬雙,超產9.1%至9.5%。然而,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公司在國內二線產品中知名度較高,產品銷路甚好,在目前超產情況下,公司似乎并不打算用IPO募集的資金來擴建產能。
從公司資料來看,紅蜻蜓鞋業成立于1995年,注冊資本3.5億元,前身為永嘉紅蜻蜓鞋業有限公司,2007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目前總資產達10.12億元,凈資產2.23億元,主要經營皮革制品、服飾、鞋材輔料的生產、銷售,紅蜻蜓早在2009年就希望涉足資本市場,當年董事長錢金波表示將進軍國內A股市場,并希望在2010年完成上市。但其上市進程緩慢并拖到今年,公司剛完成上市環保核查。
上海某券商服裝紡織類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紅蜻蜓屬于國內二線品牌,知名度尚可,但尚不及即將上市的奧康鞋業。
據悉,公司此次質檢不合格的鞋產品為32AA27912款休閑男單鞋,其幫底剝離強度不符合要求。對此,紅蜻蜓公司售后處表示,從未接到過質量不合格的投訴。紅蜻蜓陜西分公司表示,公司對此事已經處理完畢,可記者具體細問是否產品回收時,工作人員表示此事由公司高層處理,他們也不清楚處理的方案。
國內已經上市的鞋企包括百麗、達芙妮、星期六(002291)、安踏等,越來越多國內鞋服品牌登陸資本市場,從而掀起了消費品上市的熱潮。和紅蜻蜓同樣來自浙江溫州的奧康也以奧康國際(603001)掛牌上交所,紅蜻蜓要想成功IPO,產能問題依舊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