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革大款紛紛“跑路” 盲目投資導致資金斷裂
3月1日,浙江高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高盛科技)董事長洪漢民“跑路”;5月2日,海寧一知名制革企業——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下稱宏昌制革)董事長黃健赴加拿大后失去聯系;5月4日,平湖企業浙江億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達生物)倒閉停產。
幾家企業在當地都可謂明星企業。宏昌制革是海寧四家最大的制革企業之一,2011年產值達2.6億;高盛科技在湖州地區有10余個公司,產業遍及德清、南潯、安吉;億達生物則為平湖市唯一一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這幾家企業的“破產倒閉”并不是因為企業融資困難,相反,作為當地的明星企業,他們都從當地政府和銀行獲得了相當多的融資支持。
據宏昌制革一高層人士透漏,宏昌制革的銀行借款大約在8億左右。而據媒體報道,高盛科技18億債務中涉及銀行貸款10億元。
那么,既然獲得了如此多的融資支持,為何還會出現資金鏈斷裂?是企業老板自己經營不善還是行業不景氣造成生存困境,亦或貨幣政策從緊造成了續借困難。事實真相亟待調查。
銀行貸款超8億
5月2日,當黃健從上海浦東飛往加拿大之際,宏昌制革的員工似乎并不知情。
“從2號董事長跑路到6號工廠被法院查封,這幾天我們都一直在正常生產,就在5月1號,董事長還在跟財務的人說,會有資金注入,一切都不用擔心。” 宏昌制革的采購經理葉會群(化名)對21世紀網表示。
但黃健承諾資金并沒有到賬,僅過了1天,其便遠赴加拿大,并與國內失去了聯系。“現在看來,黃當時的承諾更像是為自己的‘跑路’打了一個掩護。” 葉會群表示。
5月5日,因未能清償到期銀行貸款,中國銀行海寧支行向海寧法院提出了3筆共7500萬元的財產保全申請。
5月6日,海寧法院工作人員便進入宏昌制革,對其廠房、設備、成品、半成品以及原輔料等進行查封。
“據法院的人說,欠了有8個多億。”但對于這個數字,葉會群顯然感到難以置信。“這兩年生意還算不錯,按照去年2.6億的銷售收入來算,利潤應該有2000萬左右,怎么也不至于虧空這么多。”
但據海寧法院執行局局長程建國的說法,欠債數額遠超企業的實際資產,“中國銀行自己報過來的數字是2.3個億,而且還不止這一家銀行,還有好多銀行。{”
另據一位法院中層人士透漏,海寧當地的建行、工行、農行、嘉興銀行,乃至杭州的一些銀行都有給宏昌制革貸款,少的有2000萬,多的則2億多,總額在8~9億,具體數額還在調查。
由于為宏昌制革提供貸款,海寧多家企業也被牽涉其中,其中不乏大企業。
一位知情人士提供了一份為宏昌制革提供了擔保的企業名單,吉恩仕8500萬、萬方經編4000萬、八方布業5000萬、耐爾襪業2000萬到3000萬、澳森實業4000萬左右、宏廈裝飾不祥。
據吉恩仕官網資料表明,2011年吉恩仕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706851萬元,比2010年增長119 %;實現利潤11800萬元,較2010年增長211 %,實現利稅18853萬元,增長528%。
其他諸如耐爾襪業、萬方經編、澳森實業也是海寧各自行業內的知名企業。
對于此份名單的真實性,記者向海寧法院求證,但截止發稿,海寧法院辦公室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通狀態。
不過,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一份名為“浙江省海寧市2012 年度第一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募集說明書”中,曾有明確記錄:截至2011 年6 月末,吉恩仕累計對外擔保為16,300 萬元,占當期期末凈資產的37.08%,占比較高。被擔保方分別為海寧廣源化纖有限公司(擔保金額為7,800 萬元)、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擔保金額為8,500 萬元)。
此外,說明說中還提及,“若被擔保公司在未來出 現償付困難,吉恩仕將履行相應的擔保責任。”
前文所提到的宏昌制革高層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吉恩仕的老總和我們之前的老總梁文勝是同學關系,吉恩仕為宏昌制革擔保最多時有2億多,現在則在8000萬左右。
可以想象,如果履行相應的擔保責任,這些企業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這也是擺在海寧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page_break}
禍起多元投資
對于宏昌制革老板“跑路”事件,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此前生產、銷售一直都不錯,環保核查也已通過。
而根據葉友群的說法,宏昌制革這兩年經營情況尚可,為了做大企業規模,企業還于2010年投資2000萬元新建了生產沙發制品的海寧雅梵沙發實業公司,向制革產業的下游延伸。今年的形勢雖然不如去年,但是遠不至于造成很大虧損。
而且就在幾個月前,黃健還到湖南鷹潭考察,想要投資一個沙發制品項目。
“黃總前后去了大概有10幾次,和當地政府領導感情很好,項目也都談的差不多了,投資大概有400、500百畝土地。”
據此說法,記者聯系到了鷹潭開發區的葉主任,其表示,黃健就來過鷹潭一次,對于那個項目也只是個初步意向,并未到實際階段,即使談成,土地指標頂多有100畝,絕不會有4、5百畝那么多,現在土地都是緊缺資源。
而對于黃健本人,葉主任表示并不熟悉,只是聽說因為資本運作失敗導致了資金鏈斷裂。
此種說法也得到了當地一政府工作人員的認同,僅僅是正常經營企業顯然不需要如此規模的銀行借貸。
上述高層人士表示,老板的心思已經不在企業身上,在上海有房地產項目,還投資期貨和炒匯率。企業或許只是他向銀行借貸的一個抵押物,2011年以前,黃健還不是宏昌制革的最大股東,直到2011年1月,黃健才成了大股東。而所說的去外地投資4、5百畝土地,可能也只是為了更大規模融資而設的一個幌子。
記者在宏昌制革調查之時,在公司傳達室內的通訊錄上,并未發現黃健的名字和聯系方式,反倒是有之前的大股東梁文勝的名字。“老板雖然也經常來廠里,但是從不具體過問生產,講話也都是總經理來講。”葉會群如此表示。
據此高層人士表示,巨額債務可能就是源于在房產、期貨、匯率上的多元投資失敗。“具體虧損多少沒有人知道,據說在‘跑路’之前,黃健曾向政府提出破產要求,但被拒絕。”
但此說法并未得到海寧市政府相關人士的證實。
該高層人士同時告訴記者,在宏昌制革的巨額債務中,民間借貸的比例并不大,絕大部分仍為銀行借款,中國銀行此次逾期未能償還的7500萬元借款就是造成黃健“跑路”的直接誘因。
企業多次易主
據調查了解,從2005年廠房建成至今,7年的時間里宏昌制革的實際控制人至少換了3次。
工商資料顯示,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由香港意平國際有限公司獨資建辦,注冊資本3050萬美元,實到外資2500萬美元。2011年1月企業法人由梁文勝變更為黃健。
“宏昌制革最早是一個韓國老板投資的,之后賣給了大連人梁文勝,2011年,梁文勝退出成立了一家環保公司,黃健受讓了其股權成為了大股東。”海寧外經貿局一位負責招商引資人士告訴21世紀網。
據了解,在成立初期,宏昌制革也曾遇到過融資難題。“成立之初,企業資金實力并不強,也沒有那么多的融資支持,所以有部分土地租給了幾個溫州老板,是以租賃形式開發的。剛開始那幾年企業的效益時好時壞,直到這兩年才漸漸好起來。” 葉會群2005年就來到了宏昌制革,對這家企業的發展歷史十分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宏昌制革的大發展,要從2009年算起。“皮革業被外界詬病最多的就是污染問題。那一年國家開始了很嚴格的環保檢查,淘汰了很多規模小的制革企業。”
2009年9月,國家環境保護部一場名為“亮劍”的環保風暴襲來,明確指出要淘汰堅決取締違法違規小制革,淘汰年加工3萬標張以下的制革生產線。
經過此次整頓,全國制革企業由巔峰時期的1000多家淘汰只剩下100余家。海寧的制革企業則由13家削減到了9家。
據海寧市皮革業協會的一份“海寧皮革龍虎榜”顯示,在2008年,宏昌制革還未進入皮革企業排名前十強,但是在環保整頓開始的2009年和其后的2010年,宏昌制革都進入了十強行列,排名第六位。在制革企業中則排名第三位。
或面臨破產命運
“要想達到國家環保標準需要由強大的資金實力,廢水、廢氣、廢渣都需要處理,為了環保達標,我們公司先后投入3000多萬購置設備。每年的設備折舊和處理費用在1000萬左右。”葉會群介紹說。
2010年,國家進一步提高了進入門檻和環保標準。環境保護部開始每年對全國的制革企業進行環保核查。并發布“切合環保劃定的制革企業名單”。從2010年至今共發布了3批次共49家企業。
而企業是否進入名單差別巨大。
環境保護部規定:對于未列入公告的制革企業,各級環保部門暫緩審批其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得提供各類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不得受理其上市環保核查申請、不得為其出具任何方面(包括生皮加工貿易)的環保合格、達標或守法證明文件。
“宏昌制革已于2011年進入此名單,并在4月份順利通過了今年的環保檢查。如果老板好好經營,企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說這話時葉會群惋惜不已。
葉會群的惋惜不無道理,5月7日,興業科技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國內制革第一股。業界表示,由于皮革業上市需要闖過多道嚴格的環評大關,此次興業科技順利闖關資本市場,具有標志性意義,意味著以興業皮革為代表的皮革業已經整體性破解治污瓶頸。
“這個名單還是很有含金量的,因此宏昌制革出事之后,政府的第一想法是要保住企業,考慮讓當地其他企業來接手。”
但隨著宏昌制革巨額債務的逐步清晰,這家企業已經屬于嚴重的資不抵債,被挽救和重組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海寧市政府已經放棄了這個思路,通過資產核查,宏昌制革的凈資產不到2億,但是負債達到了8億多,差距太大,沒有企業愿意接手,而政府現在財政也有困難。估計是要走破產程序了。”
從當地的一家中小企業發展到明星企業再到“破產”企業,從當初的“窮途末路”到如今各大銀行的“座上賓客”,7年間宏昌制革3次易主、負債8億,這其中既有企業家的盲目投資之禍,更有銀行系統的監管失察之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