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不“平庸” 理財師教你挑選理財產品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我國銀行理財規模已接近10萬億元,成為國內眾多投資品種中最主要的力量。在眾多理財投資渠道中,銀行理財產品是一類能較好平衡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投資品種。正是具備這種平衡性,才使投資者能夠穩穩地獲取收益但又不失流動性,這也是其“中庸”但“不平庸”的魅力所在。挑選產品有竅門目前,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琳瑯滿目,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通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都會得到一份理財產品說明書,通過了解這份說明書上的內容,就能大致評判該款理財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以農行理財產品說明書為例,農行的理財產品說明書格式基本一致,在最上方會加框突出產品結構以及期限。
某款產品顯示為“保本保證收益型”,說明產品到期后可以保證100%本金安全,并可實現相應的年化收益率。
產品說明書中間會有一張大表格,產品的重要要素都會一一羅列在上面(如圖1所示)。
產品風險評級:在第一次購買理財產品之前,都需要做一份專業的風險測評,投資者一定要選擇與自己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如圖2所示)。
產品類型: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如果是保本型產品,在產品到期時,最差情況也能保證本金。理財期限:農行理財產品的認購期一般有三五天的時間,投資者可以在此期限內購買理財產品,產品的起息日及到期日則體現了產品的理財期限即流動性安排。除少部分理財產品外,一般來說,大部分產品都不可提前贖回,所以為了避免在投資期內有現金需求而無法贖回的情況出現,投資者應根據產品的投資期限選擇相對應的理財產品。
投資范圍:產品投資于債券類、貨幣市場類,還是信貸資產類決定了產品的收益風險情況。如果是投資于債券、貨幣類的,總體而言風險較小;如果投資于信貸類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那么風險相對也較高。所以,投資者需要憑一定的經驗謹慎選擇(如圖3所示)。
綜上所述,在挑選理財產品時,除了產品說明書提到的基本要素,還有其他很多條款的細節需要在正式購買前仔細閱讀。最后還是老生常談一句:理財非儲蓄,投資有風險,切勿盲目追逐高收益而忽略可能隱藏的風險。2013已經過去,2014年,相信“中庸”但“不平庸”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仍值得投資者期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