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理財方式最賺錢?
銀行應對
轉賬限額難攔住資金
為應對存款客戶的大范圍流失,不少銀行也想出了一些辦法。比如,招行最先對資金轉出到支付寶設置限額,隨后工行、農行亦跟進。更為明顯的是,理財通上線,存入的金額限制也為5000元到1萬元不等。
事實上,限額顯然很難阻止理財用戶對高收益和各種紅包的熱愛。據央行發布的《2013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住戶存款增加5.49萬億元,與2012年增加5.71萬億元相比,減少2200億元。
收益比較
上浮利率銀行仍無勝算
利率上浮到頂之后,銀行在資金爭奪戰中能重回主動嗎?“上浮利率確實起不到什么太明顯的作用,主要還是為了應對中小銀行的競爭,就以我們農行為例,我們在農村里的主要對手是農商行和郵儲銀行,他們利率都上浮到頂了,我們不上浮顯然會處于不利地位。”農行一人士表示。
對于幾種理財方式的優劣,本報也整理了其相關數據:(見下表)
業內支招
銀行還有啥招可出?
銀行還能有什么招數可出呢?記者發現,為應對互聯網金融,銀行也有各種“寶”,比如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就推出“活期寶”,招行有“日日金”,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有“現金寶”,收益并不遜色互聯網的各種寶,一旦銀行上浮存款利率,互聯網各種寶的優勢也將不再那么明顯。但相比之下,余額寶等無門檻的便捷申購,仍舊是一大殺招。
此外,業內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存款利率的1.1倍上浮還有進一步打開的空間。銀行進一步提高存款利率,或許是奪回主動權的時機,
不過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未來存款利率將全面放開,但短期內不一定能完成;從目前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以窺探出利率市場化后的利率水平,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未來銀行競爭格局將更激烈、殘酷。
三種理財方式比較
理財方式
存款
理財產品
互聯網金融
收益
一年期定存3.3%,五年期5.225%
一般4%-5%,月末季末可到6%以上
一般4%-5%,月末季末可到6%以上
門檻
不少銀行利率上浮有資金門檻
一般至少5萬元起售
無
變現方便程度
到期才可支取,提前支取損失大
到期才可支取
隨時可支取
是否有限額
無
有,高收益產品往往難買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