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中國匯率改革將影響全球金融秩序
據英媒報道,這涉及人民幣的估值,直接關系到可能正瀕臨深刻變革的中國匯率政策。實際上,北京對其貨幣的態度或許最終將成為2014年迄今為止全球宏觀經濟政策中最重大的變化。
新的價格數據表明,人民幣的估值現在基本上是公正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和馬丁·凱斯勒已細細分析過這些數字,他們的結論是,和美國相比,中國的平均物價水平已接近應有水平。其他方法給出的答案略有不同,但人民幣不再被大幅低估的結論似乎是站得住腳的。
報道稱,就這方面而言,最近幾年中國是個優秀的全球公民,部分原因無疑在于匯率上升對通過促進消費來實現其國內目標有幫助。人民幣升值有助于緩解美中之間巨大的貿易失衡現象,也讓競爭力面臨威脅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卸去了部分壓力。
報道認為,人民幣勢不可擋的升值勢頭還導致“利差交易”蓬勃發展,這與流入中國國內市場的短期資金飆升有關。這是一把雙刃劍。在需要更多的信貸來掩蓋債臺高筑的地方政府和企業界的壓力的時刻,它為金融系統提供了資金來源。但它也讓內部的信貸泡沫進一步擴大至難以為繼的境地,迫使中國不得不加強外匯市場干預力度以壓低貨幣。
2月份,中國決定適可而止。它突然將匯率壓低了百分之幾,隨后將每日的波幅由1%放寬至2%。盡管此舉被描述為讓市場力量在決定匯率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進程的一部分,但它大概還有其他目的。
報道稱,此舉至少打算減少或消除流入中國的利差交易資金流。這股資金流的減少已迫使央行改善國內的流動性條件以防出現嚴重的金融壓力。
但另一個可能性是,當局已意識到,此時此刻,實際匯率進一步上升既讓人不滿也讓人難以接受。
隆巴德街研究所的黛安娜·喬伊利瓦寫道:“銀行向公司發放貸款為的是讓它們支付老貸款的利息而不是著眼于任何生產活動……實體經濟需要貨幣貶值,但這對套利和舉債經營的游戲可能是致命的……人民幣可能是中國的次貸。”
報道稱,這樣嚴重的后果遠非不可避免。中國擁有能為金融系統中可能會出現的呆賬再融資的外匯儲備,國內財政上也有騰挪的空間。但它能否在匯率不進一步下跌的情況下做到所有這一切,這似乎越來越像是未知數了。
中國怎樣才能永久性地扭轉流入的資金對人民幣造成的上行壓力呢?到目前為止,它是通過外匯干預做到這一點的,但它不會希望加劇人們對貨幣操縱的擔憂。中國渴望讓市場力量發揮更大的作用以及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更符合這種渴望的另一種方法將是進一步調整施加在國內投資者外流資金上的直接控制手段。
報道稱,中國對資本的自由流動設置的障礙幾乎比二十國集團中的任何其他國家都要高,但中國的監管機構最近公布了一項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計劃。最終,通過將資金投向海外來實現中國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需求可能會變得非常大。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匯率政策促使官方大規模購買以美國為主的政府債券。報道認為,今后,這種情況可能會被私營部門購買股票和房地產的勢頭取代,亞洲其他國家大概會得到不成比例的好處。
這一切或許代表著,全球資金流動的方向和既定的全球金融秩序將出現重大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