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A股市場普通投資者持有期限偏短,如何理性的“選美”可能更為重要。在下面兩段,我們具體闡述基于基本面變化的“選美”。其核心思想是,不論當前股價在什么水平,只要某一基本面因素發(fā)生了變化、或還在加速,則股價還能上漲,那么就應該買入,否則就賣出。
判斷股票價格走勢的方法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靜態(tài)、絕對的方法。在某一個時點,考慮所有的影響因素,預判上市公司未來各個期限的現金流的大小和概率,然后折現得出合理的價格;另一類是動態(tài)、相對的方法。在某一個時點,首先假設在當前情形下的價格是合理的,然后進一步分析如果某個基本面因素發(fā)生了變化,股價產生什么波動。
從理論的角度看,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的簡化,不僅分析周期偏短,而且考慮的因素較少。特別是,由于假定了當前市場的定價是合理的,動態(tài)、相對的方法并不那么嚴謹。例如,如果一個領域只有一個股票,那這個股票通常會由于“稀缺性”而得到較高的估值水平,但這個從現金流折現上很難解釋。不過,從實踐的角度看,動態(tài)、相對的方法正是由于分析期限較短、考慮因素較少,常常被投資者所使用。
股價波動的背后是投資者多空力量的變化。假設一個公司當前股價處于均衡的A,在這個價位上,買賣雙方對股價的評估是一致的,不會有更多的資金愿意在更高的價位買進,也不會有更多的股票愿意在更低的價位賣出。然后,某種因素、某個事件對公司基本面形成沖擊,投資者作為一個整體對股價的評估會發(fā)生變化,由此進行的交易就會推動股價上漲。
假定最終穩(wěn)定在B,它由企業(yè)的盈利能力決定,是一個合理的價格。一般來說,投資者對股價的評估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故股價上漲過程中會出現波動。對于短期的“選美”而言,在從A到B的過程中,是否會有、何時會有一個最高點C更為重要。只要C/A的收益率高于資金成本,短期買入股票便能獲取正回報。
通過對二級市場的觀察,我們發(fā)現幾點決定了C的高度:事件本身的影響程度大小,即故事越大越好;事件本身的影響范圍大小。若涉及的股票數量多,則更能形成“板塊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投資者的偏好。在一段時間內,“某些主題”總是更容易獲得關注,在一個主題內,“龍頭”總是最受關注;自由流通盤越小越好,股價起點越低越好(解套盤、獲利盤少),如此稍微有資金關注就能有較大漲幅;投資者的情緒。
行情越好、換手率越高時,炒作更容易成功;投資者判斷差異化越大越好。在新關注投資數量大于原有數量時,總是最樂觀的那部分人決定了高點的位置。所以,故事越新越好,前景不確定性越大越好。
從投資的角度看,研究的唯一重點就是“事件本身的影響程度大小”并給予定價。但從上文分析可知,股價波動中有諸多非理性因素。若對“選美”的過程、股價最高點的決定因素有充分認識,就可以更好的識別行情性質,并有效的把握相關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