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或將巨震 宜控制倉位應對
盤面上,兩市漲跌各半,海上絲綢之路、中韓自貿區、海工裝備、新股次新股等板塊漲幅居前,福建自貿區、海峽西岸、人腦工程、天津自貿區等板塊下跌。以下是為您總結的多空觀點,以供參考。
從盤面上來看:面對著去年的高點,市場做多的動能相比較前幾個交易日略有萎縮,主板資金已顯出疲憊態勢,創業板漲幅再度跌幅超過主板,短線上藍籌個股的上沖告一段落。本輪行情是增量資金的趨勢行情,不同于存量資金的博弈。本輪行情的中期邏輯在于利率下行背景下,政策托底、改革加速推升風險偏好,有新增資金入場。
這與過去一二年有本質上不同,即便存量資金出于年度考核的獲利了結行為對市場帶來了沖擊,但有增量資金入場對沖下,此行為的沖擊影響將大幅減弱??紤]到本輪股指上演的逼空行情主要是由大盤藍籌股主導的,其他行業板塊卻未能跟住藍籌股上漲的步伐,市場中下跌個股數量反而多于上漲股票數量,這也使得部分空方機構仍然堅守陣營。
多方陣營堅稱,增量資金入場和改革紅利釋放這兩大反彈邏輯并未出現松動,后市行情依然可期;而空方則表示,四季度年末資金回龍,對于市場的壓制仍在。而“滬港通”外資流入的洪峰期可能已經過去,投資者不應盲目樂觀,需要警惕市場中的風險因素。綜合來看,在大盤短期超百點大漲,同時又臨兩年重壓力位之際,后市A股難免會出現巨震,防止利潤回吐就是我們應防范的。
對技術上量價背離或持續弱于大勢的,我們應盡快調倉換股;對籌碼松動、上漲動能衰竭的個股,我們應勇于以弱換強;對主力對倒出逃,且短期利好兌現的強勢股,我們應舍得賣出。操作上,資者可繼續逢低關注自貿區、外貿、高鐵、航天軍工等熱點板塊的投資機會,但不宜追高,畢竟前期高點2400點上方壓力不容小覷。
從技術上來看:行情自7月以來,一共有三次拉指數行情,前兩次每次差不多都是上漲150點左右,隨后進入為期一個月多的震蕩期,上周以來大盤從2300點下方上來,也逐步進入這次上漲目標位的上軌。機構反彈減倉將難于形成統一做多戰線。日線標MACD紅柱雖變長,但KDJ值短期變大,因此技術指標中KDJ有修正的需求。短線大盤再度沖高將受到上升通道的上軌線壓制,指標開始出現背離,這也會促使后市股指將有巨震的出現。
目前,大盤月線處于第一輪主升浪中,周線處于一浪最后一個上漲波段,日線處于5浪上漲。在這波強勢逼空上漲之后,短線超買非常嚴重,當然,積極歸積極,但也不能做完全的積極,因為周月線的指標都已經在高位,即使能成功突破60月線,那也不會是一帆風順,也要做好中途強震調整的準備!小盤個股能否有表現密切關注風向標中小板指的走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