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 曲折難不倒
2014年領導人峰會為中國改變亞太一體化的現狀、整合地區一體化進程提供了有利的契機。中國提出啟動亞太自貿區建設(FTAAP)進程,目的是解決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面臨被分化的風險。
迄今為止的亞太經濟一體化一直作為APEC的愿景存在于人們的頭腦中,中國今天要做的即是改變這一現狀,推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從“虛”到“實”的轉變。
自APEC誕生之日起,即把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作為行動的長期愿景。在1991年11月召開的第三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漢城宣言》正式將“通過推動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改善商業環境,以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和諧共贏的亞太大家庭”確定為APEC行動的宗旨目標。
此后,APEC不斷推出各種方案,力圖實現這一愿景。1994年APEC提出了“茂物目標”,即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分別于2010和2020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1997年推出了“部門實行自愿提前自由化”方案;2005年APEC4個成員簽署了“跨太平洋經濟伙伴關系(P4)”,2006年提交討論了“亞太自由貿易區”,2011年美國力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2012年達成包含54項環境產品自由化的清單。盡管以上有些方案最后不了了之,但是APEC成員從未放棄希望,一直在努力踐行APEC宗旨。
與歐盟不同的是,要在亞太地區推進一體化進程面臨諸多難題。首要挑戰是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的巨大差異。在亞太地區,既有人均GDP水平高達4萬美元的美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成員,也有人均GDP水平不足5000美元的如巴布亞新幾內亞、越南、菲律賓等發展中成員。不同人均GDP水平暗示著各成員對地區經濟一體化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顯然,一個統一的一體化方案難以滿足不同成員的發展要求,因而在APEC的發展歷程中,諸多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方案最后不得不以流產而告終,其中就有著名的“茂物目標”,因發達國家食言,使得茂物目標成為“空中樓閣”。另外,APEC成員在社會制度、政局穩定等非經濟領域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推行經濟一體化帶來重重障礙。
也正因單一方案難以滿足所有成員的利益要求,APEC成員開始逐漸放棄“單一方案”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方式,轉而尋求更為現實的解決路徑,即“多方案”路徑。進入21世紀后亞太地區合作機制從APEC成立之初的3個合作論壇和3個自由貿易協定發展到目前約25個合作機制和56個自由貿易協定。但是“多方案”也意味著亞太經濟一體化面臨“碎片化”、“重疊化”的危險,APEC成員又不得不解決多個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較高的制度推行成本。
2014年領導人峰會為中國改變亞太一體化的現狀、整合地區一體化進程提供了有利的契機。中國提出啟動亞太自貿區建設(FTAAP)進程,目的是解決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面臨被分化的風險。中國的倡議基于如下事實:
一是經過多年的發展,APEC成員,特別是發展中成員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參與地區一體化進程,這是APEC25年來最大的變化之一。
二是在過去25年的磨合期中,APEC成員已經積累一定的市場開放經驗,同時成員也看到一個被碎片化的地區一體化進程對各方都沒有好處,重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在逐漸成為成員的共同呼聲。
三是APEC為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已經創造了積極的條件,包括已有10年醞釀期的亞太自貿區的討論、機制安排等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