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解讀:為什么受傷虧錢的總是你!
A股是散戶筑成的血肉長城。歷史以來A股重復著昨天的故事,繼續“扯吧,拉吧,唱吧”,真不知道何時又一地雞毛?說實話,在大多存量資金博弈為主下,而創業板的成交量比股災前大就明白A股事實上比股災前更投機了,呵呵,世界最大“賭場”,每天又是近萬億,可惜我們看到的證監會的解讀僅僅理解為市場已經走向健康穩定,若證監會只看到這點那筆者也就只能“呵呵”了?
這么多年混跡A股,為什么股神倒下一個接一個?為什么市場老人10年以上屈指可數?為什么大多散戶的勤奮與努力都是徒勞?為什么你總認為的聰明最后還是反被聰明誤而最終形成不了真正投資的智慧?所謂理性投資安全投資價值投資,所謂要產生中國巴菲特,A股土壤只能產生徐大神,沒有英雄只有梟雄。
天貓3小時就達到前年的成交量,凌晨下單最快的早上到貨,我們神奇的國度才做得到。中國互聯網物聯網生態基本注定全球第一,沒有之一。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投資的本質就是需要預見哪些三年后不可想象的事物。站在投資的另一面的人文精神領域,想起“自私的基因”一書,當前豐富的大多數的物質事實上并不是人類所需要的,這是一只攀比比較的虛榮自私基因決定的繁榮與豐富。
衍生出來:真正生命思考意義上的活著精神與投資努力選擇賺錢之間也是充分非必要之關系。90后的思維在于參與感共享感。投資也是希望多探討分享背后的邏輯,我們不僅僅是一種賺錢的結果,這才是最終的投資最重要的投資歲月,十多年了我們會思考,歲月過去,一切我們最終會到頭留下了什么值得銘記?希望回味時候能感受到它是融入生命的,能夠超越職業范疇。
因為A股整體非“真金”,大多股票承受不了火煉。A股的價值除了少數股票是真金白銀的價值,大部分只是炒作的籌碼,高估的靠并購題材讓上市公司產業資本以及中介投行摸走了散戶僅剩的最后一條內褲。基金經理的聰明在于管理的錢不是自己的,自以為的聰明最后演不下去大不了一拍腦袋走人即可,所以這幫“混蛋群體”越來越年輕化,留下一堆非市場化的“渣”,有經歷經驗出名的都跑去搞私募了,因為他們需要市場化才能證明自己。
所以,也就理解了為啥機構散戶化?散戶為啥追漲殺跌化?中介與產業資本同穿一條褲子為啥總能重復著割韭菜的故事?
當然有價值的股票一般過于平淡,基金經理認為缺乏想象沒有題材沒有成長故事看不上,所以有些股票只能讓給時間去在3-5年的周期進行價值上的證明,除此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有少數真正具備投資堅定耐心的價值堅守著能夠寂寞享受。
幾個感受:1,流動性,收益率,風險度在長期看來是不可能三角。2,不在于短期中期的成敗,而在于理念的認同以及對理念的堅持執著的執行力。3,并購套利的機會在于高估的A股,還有幾年機會,除了高估的本市場外,低估值的海外市場可以跨市場套利,例如中概股的回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