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發行者和監管者教育都是當下的熱門話題
投資者教育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理論和實踐界一直存有爭議,市場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究竟是誰實際上,從當前中國股市情況看,對發行者教育是“當務之急”,對監管者的教育也是“刻不容緩”。
所謂發行者的教育,就是以上市公司為核心,以券商為龍頭所貫穿的,包括律師、會計師、保薦人、交易所一系列上市的產業鏈條。在這一系列鏈條中,既有券商的炒作,也有發行人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的造假,還有交易所的行政壟斷的不良習氣與花錢跑步上市的惡習的結合。中國今天所出現的一系列正常股市和救市中的問題,都充分暴露了發行者教育的重要性。
同時,發行者的教育,從來也是跟監管者的教育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的體制下,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種圍繞發行者教育的產業鏈,存在著各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才是中國當今資本市場的痼疾所在。
投資者教育這一概念是由2001年史美倫做證監會副主席首次提出的,但如果繼續在這樣一個對監管者和投資者的教育欠缺的情況下,重復15年以來投資者教育概念,簡單的把教育重點始終放在監管者、發行者去教育投資者,就很難溯本清源,中國資本市場也就根本就談不上投資者教育。
資本市場的生物圈中,在投資者、發行者、監管者這三個主體之間,人們長期以來都把投資者當做被教育對象。事實上,市場恰恰不會因為你多看了幾本書,懂得了一些投資的技巧,做了一個理性的投資人就能夠成功規避損失。
而投資者承受的市場非正常波動下的損失,要遠遠大于投資技巧方面缺失所帶來的損失,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股市本身制度的不健全。
正如本輪股市異常波動給人們留下的深刻教訓所演示的那樣,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是由于內在的制度、政策的因素。既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存在的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畸高的發行市盈率,創業板、中小板大股東利用現有政策的漏洞惡意減持等。
創業板484家企業在二級市場上曾出現平均市盈率高達近150(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層高達147倍,是在6月份股市最熱的時候)倍的現象,同時,在最早發行的200多家創業板上市企業中,發行平均市盈率達70多倍,平均發行價格30多元。當監管部門開始抑制發行市盈率時,出現了個股一度連續漲停,二級市場的市值增長與盈利增長明顯不匹配的現象。
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由于人為造成的發行饑渴和審批壟斷,市場上各種私募、公募基金專門追逐這樣的企業,并通過“坐莊”牟取暴利。
也正因如此,股市本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戰場”,但在部分人眼里,卻被視作只是投機的“賭場”。而解決這種問題的核心,是先要解決好發行人和監管者的教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