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可以打通直接融資的“任督二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這意味著IPO注冊制已經是箭在弦上。
股票發行注冊制是成熟市場的通則。以美日為例,新股通過注冊制上市的時間大約是3~4個月。而我國實行的核準制,新股上市最快也要1年??此茋揽梁椭茉數暮藴?,使股市成了稀缺資源,市場主體造假包裝,給核準機構“好印象”以便取得上市資格。有行政審批,就會有權力尋租。
核準制的良苦用心,反而使開放的股市變成了封閉的利益場。監管者努力把好門,卻被魚龍混雜的上市主體給搞得變了樣。多年來監管者總是在打補丁,查違規主體,可是并未形成規范、完善和穩定的制度根基。
從去年到現在,決策層多輪次的貨幣政策寬松調整,旨在定向惠及三農和小微企業,解決其融資難和融資貴的頑疾。但每次“靶向”明確的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大多都流向股市,成為催化股市投機的興奮劑。貨幣政策的閥門擰得越開,股市就越震蕩。
大眾創業也好,萬眾創新也罷,結構性的阻滯因素還是資本金。為此必須要讓中國股市真正成為所有市場主體的融資主場。而這輪改革的主旋律,其實就是讓權力放手,讓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這既是簡政放權的重要成果,更是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通了市場充分競爭和獲得融資的“任督二脈”。
簡言之,入市門檻的“寬進”,意味著更嚴苛的全過程監管,以往那種混進市場就萬事大吉,即便成為“僵尸企業”也能源源不斷從股市虹吸資金的現象,實行注冊制后將不復存在。
對上市主體寬放嚴管,對中介機構的監管也要強化,要將信息披露把關責任落到實處。
從核準到注冊,A股將迎來市場治理的新變局。
今年是股市的大變革之年,資本市場改革的力度和廣度前所未有。
不過,注冊制的閥門一旦打開,市場主體進入股市的速度就會加快。整個股市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變局,資金流向也會發生變化。對上市主體而言,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無論是信息披露還是盈利能力,除了謹守規則的自律,也多了上市主體間的多維監督。這就是市場再平衡的力量——在資源固定的前提下,更多主體參與競爭“搶食”,必將倒逼上市主體守規矩、講規則。
注冊制為上市企業打開了開放準入的閥門,但股市監管并非泄洪式的大撒把,而是由堵向疏、設定更符合市場規律和系統化的監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