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怎成利空 股市“毒瘤”該如何拔出
IPO堰塞湖存在一天,就說明中國股市存在不公,就難以健康發展。中概股回歸熱潮更是中國股市存在某些問題的最好注腳。 IPO堰塞湖存在一天,就說明股市一定有問題,那就是融資者利益過大,投資者利益常常被損害。中國股市就難以健康發展。 放量暴跌讓市場為之驚呼,中國股市怎么了?立即有財經專家總結出8條或者6條超級利空,其中就有證監會規范限制中概股回歸借殼的傳言,當然收盤以后證監會對傳聞作出了回應。
正當人們憧憬中國股市迎來牛市之際,市場來了一個斷頭鍘刀,一舉跌破所有短期均線支撐,上證綜指報2913.25點,跌幅2.82%,成交2341億元;深證成指報10100.54點,跌幅3.57%,成交4276億元;創業板指報2129.19點,跌幅4.27%。兩市成交額合計6617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明顯放量,大增近四成。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6日表示,證監會已經注意到相關輿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近三年已經有在國外上市的5家紅籌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在A股上市,市場上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類企業回歸A股有較大的特殊性,特別是對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應該高度關注。證監會注意到市場相關反映,目前證監會正針對這類企業通過IPO、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
針對中概股回歸,現在市場炒得有點過分,僅僅一個360中概股回歸,市場就編造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進行瘋狂炒作,甚至代碼中有360數字的個股就讓市場瘋狂,股價連續暴漲,這是一種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即使360回歸,借殼對象也只有一個而不能有兩個,是不是會迷信到利用數字代碼尋找借殼對象,是一個誰也無法預知的謎,更多的是市場游資或者其他資金大佬為了配合自己投機炒作而與媒體合作市場操縱的一種罪惡伎倆,其風險與對普通投資者的傷害是不言自明的。
這種非理性暴漲股票遭遇證監會消息打壓出現價值回歸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股價暴漲也是偏離基本面的暴漲,炒作就是炒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真實,中概股眼中所謂的殼一律暴跌,這個十分正常,可是其他個股也出現暴跌就十分不正常,因為殼資源暴漲會對其他個股產生擠出效應,從而影響股價表現,而殼資源個股出現價值回歸應該是其他個股表現之際,這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暴跌就說明這個市場本身的脆弱性,投資者的非理性。
因為證監會進一步對中概股回歸A股市場對市場影響進行分析研究是很有道理的,筆者認為也是市場的一種利好,是防止市場一些渾水摸魚者的套利行為,也是讓市場短期過度失血的一種良好措施,從資本市場整個資金供求來來說,據搜狐網中概股在私有化的時候就開始從國內“抽血”,并涉嫌資本外流;私有化之后,定向增發的時候同樣需要在國內資本市場“抽血”。至于上市之后,龐大的市值如同溫水煮青蛙,最終壓垮a股市場。比如萬達商業回歸后,市值可能高達7000億人民幣;奇虎360回歸之后,市值可能達到2000億人民幣。
從更為微觀的單個中概股來說,對市場資金的擠出效應也是不容小視的,對投資者的傷害也是客觀存在的,以世紀游輪為例,世紀游輪方面表示,公司擬以29.58元/股的發行價格,向巨人網絡的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4.43億股,作價131億元購買巨人網絡100%股權,由此巨人網絡實現借殼上市, 從此世紀游輪成為炙手可熱的網游概念股票,股價也是飛云之上,一連20個漲停板,股價翻了近6倍,最高達到231.10元,僅僅史玉柱浮盈就高達270余億元億元,參與增發的其他主體增發對象:蘭麟投資、中堇翊源、錸鈽投資、澎騰投資、鼎暉孚遠、弘毅創領、孚燁投資以及騰澎投資。也出現了巨大浮盈,短短時間收獲了6倍收益,這是難得一遇的暴利.
此后股價出現明顯調整,目前在126元左右,126元股價相對于定增參與者而言,依然是暴利,巨人網絡私有化成本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是200億元,按照目前股價,巨人網絡4.43億股市值依然高達558億元,溢價超過一倍以上,可對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更多是噩夢,因為投資者能夠買進股票的價格大約是210元左右,如果跑得不夠快,此后就是暴跌,參與其中的而投資者就會出現巨大損失。
中概股之所以不斷選擇回歸,就在于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香港股市存在著巨大估值之差,而且美國香港監管制度更為嚴厲,上市公司要想把國內造假上市財務包裝信披延遲或者選擇性實施搬到美國去,就會遭遇做空機構盯上,從而導致股價暴跌,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監管機構處罰甚至摘牌和投資者無處不在的集體訴訟機制很快就會隨影而來,中概股危機是一波接著一波,某些不良公司行為讓很多中概股遭遇不公平待遇,估值不斷下移,所以很多中概股均認為在美國香港自己的公司遭遇低估,所以要私有化回歸,而且中概股要想減持再融資是難上加難,而維持上市的費用居高不下,讓中概股充滿焦慮,進退兩難。
現在隨著國家鼓勵并購重組政策的推進,借殼上市變得原來越容易,而國內對新經濟的追捧讓某些行業估值高居不下,加上國內特有的寬松執法環境,財務騰挪方面有更多自由空間,最吸引人的恐怕是減持非常容易,比例也非常之高,更為吸引人的是可以利用各種方式推高股價逢高減持,承擔法律風險基本等同于零,巨人網絡回歸巨大財富效應也讓很多中概股羨慕不已,于是中概股紛紛選擇回歸上市,證監會較為前瞻的認為:”中概股回歸A股有較大的特殊性,特別是對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應該高度關注。”是非常及時的,也是十分正確的,證監會不是一刀切的打壓中概股回歸,而是嚴防市場某些惡炒行為,防止市場一種套利行為,如果批量而來,對二級市場沖擊可想而知。因此證監會調整政策是對中國股市的一種呵護,可市場并不領情,以暴跌收盤應對,讓筆者覺得不可思議。
僅僅是一些借風炒作的殼資源板塊個股出現暴跌這是可以理解的,中概股回歸暫緩讓資源稀缺性得以延續,但問題是銀行券商保險等權重板塊也未能幸免,其他一些優質成長股也概莫能外,就很難說得清楚原因了,只能用市場不理智不理性來解釋,不僅是中小投資者不理性不理智,機構投資者同樣是投資風格羊群化,追漲殺跌,沒有大資金參與其中殺跌,股市是不可能出現如此暴跌的,因此不培養機構建立自己投資風格,就是培養再多的機構力量也是枉然。
其次市場因為一則明則利空實則利好的傳言就出現暴跌,說明市場依然沒有走出熊市狀態,投資者依然猶如驚弓之鳥,投資者依然處于千股跌停的恐懼,這就給管理層一個警示,要防止市場暴跌暴漲,呵護市場,更不要發動國家牛政策牛,出現國家信用背書的非理性暴漲,讓市場回歸平穩運行。
三是進一步打擊市場非理性爆炒,加強市場日常監管,嚴控市場操縱行為。本次一些殼資源暴漲,是偏離基本面的非理性炒作,其中如果牽涉到一些市場操縱行為應該予以高度關注,及時查處,只要把市場操縱打殺在萌芽狀態,股價才不會出現非理性暴漲,也就可以避免非理性暴跌,讓股價和市場平穩運行。
四是筆者認為本次暴跌與產業資本過度減持有關,媒體報道產業資本已經等不及5月紅了,5月首周,兩市共有20余家上市公司股東宣布減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的做多熱情.而紅旗連鎖前日也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曹世如將從9日開始的六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7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3%。按照紅旗連鎖昨日最新收盤價6.10元/股計算,曹世如此次擬減持金額接近11億元。
一則名為利空實則利好的消息讓市場充滿悲劇色彩,筆者認為更多反映出市場目前的困境,體現出投資者的一種無奈,管理層應該予以高度重視,雖然市場漲跌有其自身規律,不能加以過度干擾,但清除一些影響股市穩健運行的不公平因素是證監會應有之義。只有清除市場一些原有痼疾,市場才可能出現融資者的責權利對等,才會讓IPO堰塞湖自動消退,中國股市才有希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