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jiān)會要加大打擊市場操縱力度 妖股盛行不是好事兒
中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長期下來七虧二平一贏利是一個既成事實,因此中小投資者總是被人叫成收割的韭菜,除了中國股市大環(huán)境使然以外,筆者認為與投資者某些不良的投資習慣有巨大關系,正是這些不良投資習慣讓自己成為被割的韭菜,這些不良習慣就是過度投機行為,過度投機就是投資過程 中一種最致命的方式。
近段時間四川雙馬、三江購物、銀鴿投資、金牛化工、廊坊發(fā)展等股票是中國股市有名 妖股,在某些存在巨大變數的利好刺激下,股價出現(xiàn)短時間暴漲,市值均超過百億元,這些公司基本面并沒有出現(xiàn)變化,因此“這就是一場博傻的游戲,與價值無關。”
為什么投資者瘋狂追捧這些妖股,在他們眼里投資根本不談價值,只談賺錢,因為某些有投資價值的公司股價就是不漲,因此他們逮住機會,發(fā)現(xiàn)市場有新的概念出籠,就會瘋狂炒作,他們直言不諱,那些漲得好的公司,背后都有特殊原因。比如四川雙馬,為什么能漲四五倍,因為其入主方有知名投資機構IDG的背景;再如三江購物,阿里的影響力有多大?至于你說的后面股價會跌下來,這個誰都知道,但沒有關系,我賺到就好。這是私募大佬的原話。
實際上概念就是概念,并不一定能帶來公司巨大盈利空間,三江購物公司已多次公告提示風險,其“新零售”商業(yè)模式尚處于提出與探索階段,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四川雙馬與IDG究竟是什么關系?專業(yè)人士研究結果是沒有得出明確結論,但有一個事情是確定的,那就是四川雙馬現(xiàn)在的市值已經超過200億元,現(xiàn)有的水泥資產肯定值不了這個價,未來做什么能撐起這個市值呢?
因此股價的上漲就是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后市價格回落就是一種必然事件,阿里巴巴是資本市場的風云人物,所到之處無不被吹捧,但是其投資也并不是馬良神筆一般的傳奇,而是有很多的敗筆,據券商中國,馬云帝國共投資了8家上市公司股權,入股蘇寧云商是上述8筆投資中最大的,涉及資金282.33億元,認購價格為15.17元/股。但如今,蘇寧云商的11.23/股,按此計算,上述投資只剩下208.99億元,目前浮虧約74億元,也是目前虧損最大的。正因為投資蘇寧云商的浮虧太大,所以造成了阿里上述8筆投資整體性浮虧了約35億元。
即使上漲是一種博傻游戲,缺乏基本面的支撐,股價往往嚴重透支了未來收益,持股就不可能通過公司發(fā)展的內生性成長獲得紅利,更不可能通過現(xiàn)金分紅獲得資本回報,只能是一個投資者賺另一個投資者的錢,只能是市場財富的轉移而不是財富的生成,而這個過程中,主力資金完全掌握了主動權,拉高股價就是有一種誘多的行為,是盈利的主體,跟風的中小投資者只能是被動盈利或者更多的是被主力資金收所欺詐而成為買單者。
三江購物今天暴跌已經拉開序幕,而四川雙馬股價已經從42元跌倒32.7元一線。私募大佬是市場炒作主體,也就是市場炒作主力資金,他們是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離開主力資金運作,股價也就失去了依靠,而中小投資者是不可能知道主力資金運作思路的,也就不知道股價漲到何處才會收手,因此一般而言,處于信息不對稱的中小投資者很難在股價暴漲中獲得超額利潤,在股價震蕩中就會被洗出來,因此妖股暴漲中即使成功跟風獲利并不會很大。
但是如果跟錯了風,在高位接盤,那么股價暴跌的命運就在等待著,假如不及時止損,虧損就會不斷擴大,以蘇寧云商為例,在馬云系進入蘇寧云商以后股價連續(xù)四個漲停最高達到21.69元,但是除了事先潛伏投資者以外,四個一直漲停投資者是無法買進,而一旦一字漲停打開投資者買進股票,就沒有盈利可能,如果第二天不止損出局,等待的就是連續(xù)的暴跌。
中國股市丑陋之處就是有投資價值的公司股價不一定上漲,持有賺不到錢,因為他們可能不熱心于講故事,而專注于主業(yè),市場缺少炒作激情,股價缺少上漲刺激性因素,很難吸引基金游資進場炒作,所以大家就熱衷于概念股投機,熱衷于妖股投機,希望從主力資金瘋狂炒作中分得一杯羹,但結果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成為了主力資金的韭菜,自以為不是最后接盤者的中小投資者最后成為了主力資金的高位接盤者,因此長期下來中小投資者就是虧多賺少。
要改變這種中小投資者虧多賺少的不良現(xiàn)狀,筆者認為證監(jiān)會要加大打擊市場操縱力度,因為每一家妖股后面都有大資金在運作,有的是中長線跨時間運作,像特力A 被處罰的案例,有的是游資接力炒作,采用拉漲停板的方式來完成套利,像某些知名私募被查處,讓市場沒有妖股生存空間和存在土壤,給價值投資提供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中小投資者也就失去了跟風的機會,其次是投資者最好也要養(yǎng)成良好投資習慣,不參與妖股過度炒作,對自己口袋里的錢財負責,讓游資自我折騰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