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反攻:上證指數力度還算比較大
實際上,自今年11月份以來,A股市場IPO發行速度驟然提升,從此前一個月兩批次的速度逐漸提升至一周一批次的速度,月均籌資規模高達200億元以上,而IPO堰塞湖問題也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劉士余主席上任以來,給市場帶來了不少的影響。與此同時,回顧劉士余上任之后的股市表現,基本上呈現出震蕩爬升的格局,實現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慢牛”局面。
近日,作為權威官媒人民日報,亦發文對劉士余點贊。其中,在文章中提到了“嚴格監管才是真的保護”“投資者保護重如泰山”等觀點。由此可見,對于今年以來劉士余上任之后的表現,實際上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不可否認,自劉士余上任以來,市場監管趨嚴愈發明顯。在此期間,不僅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問責力度顯著提升,而且還對賬戶異常交易、價格異常波動等現象給予了高度地重視。
很快,我們即將送別充滿挑戰的2016年,隨之而至,我們即將迎接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的2017年。與此同時,再過不到兩周的時間,我們也將會迎來中國式熔斷機制匆匆落幕一周年的紀念日。對此,我們更應該進行深刻反思,并給市場帶來有針對性的建議,引導市場確立良性健康發展的趨勢。
退一步來說,如果僅僅為了一時的融資沖動,而不顧市場自身的承受能力,則容易過快消費掉股市的投資功能,而隨著股市投資功能的逐漸削弱,股市融資功能也會受到沖擊,最終的結果,則是加大融資不成,反而還需要重新提振股市的投資信心,得不償失。
因此,在筆者看來,劉士余主席嚴監管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嚴監管的同時,更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要持續維系股市的賺錢效應,持續活躍股市的投資活力,以此讓股市的投資與融資功能獲得更充分的發展。
在劉士余上任之后的這段日子里,中國股市似乎實現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慢牛”走勢。不過,在這一種“慢牛”的背后,實際上也與去年股災風波大幅壓縮市場泡沫風險,快速完成股市去杠桿化的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自今年2月份以來,中國股市累計最大漲幅超過20%,基本上實現了“慢牛”格局。但,對于股票市場而言,卻因前期“去杠桿化”“去泡沫化”的用力過度,而導致股市長期維系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由此可見,在未來的市場行情中,要想延續股市的“慢牛”局面,持續激活股市的賺錢效應,仍需要積極引導長期資金的入市,并引導好這類資金的理性投資,進而帶動股市新增流動性的持續涌入。
除此以外,在股市融資功能上,也切忌用力過猛,更應該充分衡量市場自身的承受能力,合理分配IPO發行數量以及再融資的規模等。或許,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從近10個月的市場狀況來看,整個證券市場的違規成本確實在提升,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以及信息披露不達標等現象也得到了有針對性的治理。
從發展股市融資功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角度出發,加快緩解IPO堰塞湖的壓力,利于股市反哺實體經濟的積極影響,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以及滿足其成本相對低廉的融資需求。但是,站在投資者保護的角度出發,融資功能過快釋放,會引發后續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如限售股解禁、高管辭職提前減持等,而這一系列的現象,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因此,在融資功能的發展上,既然提升了IPO的發行速度,增加了單月的籌資規模,但同時需要降低再融資的規模,提升再融資的準入門檻,以實現融資功能的健康運作,不至于過快發揮股市的融資與再融資的需求。與此同時,更需要緊盯市場的環境變化,一旦賺錢效應削弱,也需要及時調整好IPO過于頻繁的發行速度,以適應股市投資功能的健康發展。
至于投資功能的發展上,要適度保持股市的賺錢效應,要讓投資者能夠從股市中感受到持股市值持續穩步增長的魅力。這樣,才能夠在人民幣貶值、資產荒等大背景下,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實現更多資金達到保值增值的目標,降低民間資金四處逃竄的破壞影響力。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