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挑戰 廣東近八成中小企業融資難
1-9月全省工業內銷同比增長26.87%,占全部工業品銷售比重69.61%;出口持續回落;企業利潤增長比全國低22.39%;虧損面16.85%;剪刀差嚴重吞噬利潤;近8成中小企業融資難;未來面臨四大嚴峻挑戰。昨天,廣東省經信委召開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通報會。會上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工業經濟下行態勢有所遏制,同比增長13%,對GDP貢獻率近六成。其中,內銷是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出口則持續回落,工業投資也回落。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84%,比全國平均水平(28.23%)低22.39個百分點“四季度經濟可能進一步下滑。”廣東省經信委經濟運行處處長趙旭平告訴記者,歐債危機對廣東出口的影響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大,內銷也很難再繼續增長,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巡視員呂德培表示,下階段仍需百倍努力,才能確保工業平穩較快增長,支撐全年GDP增長9%的目標,力爭全年GDP增長10%。
工業經濟微弱回升,虧損面16.85%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工業經濟下行態勢有所遏制。1-9月,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7146.74億元,同比增長13%,比1-8月回升0.1個百分點,比1-6月減緩0.1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比8月當月增速(12.7%)高1.1個百分點。9月環比增速為9.3%,連續兩個月有所回升,比8月環比增速(6%)回升3.3個百分點,比7月環比增速(-10.4%)回升19.7個百分點;2、工業企業效益仍處于低位運行但呈回升態勢。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32.66億元,同比增長5.84%,增速比1-7月回升2.13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28.23%)低22.3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累計稅金總額1812.55億元,同比增長24.93%。
1-8月,虧損企業6302家,比7月末減少219家,虧損面為16.85%,比7月末縮小0.6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共虧損265.3億元,同比增長32.2%,比7月末虧損額增加23.46億元。
根據對省直通車服務重點企業的問卷調查,9月份有16.1%的企業表示產品訂單環比上月下降,比8月份調查時擴大1個百分點;企業景氣狀況有所下滑,三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35.2,比二季度下降1.6個百分點。{page_break}
內銷高速增長,出口回落
據測算,1-9月全省實現工業內銷48838.84億元,同比增長26.87%,增速比1-8月高0.34個百分點,比1-6月高0.67個百分點,比工業出口高12.77個百分點,內銷占全部工業品銷售比重69.61%,比去年同期提高1.73個百分點,拉高工業經濟增長10.4個百分點。其次調整經濟結構成效不斷深化,工業品出口呈持續回落態勢。1-9月全省實現工業出口交貨值21318.41億元,同比增長14.1%,比去年同期低11.2個百分點。出口僅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約2.6個百分點,比內銷拉動低7.8個百分點。同時,工業投資高位回調。上半年廣東省工業投資增速達到了25%的高位,工業技改投資增長了26.1%.下半年后小幅回調,7、8、9月全省工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分別為22.8%、21.2%和20%,比上半年低2.2、3.8和5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累計同比增長分別為19.2%、20.0%和21.6%,比上半年低6.9、6.1、4.5個百分點。
珠三角工業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從經濟區域看,東翼和山區增長較快。1-9月,珠三角九市完成工業增加值14285.09億元,同比增長11.8%,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2個百分點;西翼三市增長13.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4個百分點。東翼四市和山區五市分別增長19.9%和22.1%,分別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9和9.1個百分點。從支柱產業看,多數產業呈平穩增長態勢,但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1-9月,新能源如核電產量319.18億千瓦時,同比大幅增長29.6%;高端顯示如LED、液晶顯示屏產量分別為243.8億只和9.1億片,分別同比增長47.6%、23.8%;高端制造業如民用鋼質船舶產量235.9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6.9%.從經濟類型看,小型民營企業增長快于其它類型企業。1-9月,小型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562.91億元,同比增長18.2%,增速比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分別快7、7.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保持高速增長,完成工業增加值4785.62億元,增長24.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2個百分點,比國有控股企業快13.3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648.65億元,增長9.1%。
1-9月,廣東省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66.74億元,同比增長16.1%.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18.22億元,累計增長16.3%;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148.52億元,累計增長15.1%。{page_break}
四大挑戰;近八成中小企業融資難
一是電力供應異常緊張嚴峻,嚴重制約生產。部分工業企業被迫“開五停二”、“開四停三”進行生產,部分市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保供電企業也被迫錯峰。下階段廣東省面臨的電力供需形勢更加嚴峻。今年以來,全省成品油市場資源供應比較充裕。煤炭調運量平穩增長,煤炭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截至10月11日,35家主力燃煤電廠庫存531萬噸(按照目前耗煤33萬噸/天計算,可用16天)。
二是企業綜合生產成本上漲,嚴重吞噬利潤。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人民幣單邊、快速升值,外貿企業出口成本不斷攀升;2、隨著企業的工資成本大幅上升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相應增加,企業反映今年以來用工綜合成本增長20%以上;3、銅、原油等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影響更大;4、企業出廠產品提價幅度跟不上采購成本上升幅度,1-9月廣東省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PPI)同比上漲7.8%,而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上漲4%,剪刀差高達3.8個百分點。
三是融資難用地難招工難,嚴重影響升級。今年以來國家實施了偏緊的貨幣政策,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據對廣東省中小企業問卷調查,有79.6%的企業存在流動資金缺口,其中33.4%的企業流動資金缺口在10%以上。廣東省土地資源緊張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情況更加突出,不少企業不得不放慢發展速度甚至外遷。盡管企業為吸引人才,普遍大幅提高了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但招工難問題仍然突出。
四是增加值率提高緩慢,能耗下降嚴峻。雖然全省主要能耗數據均處于下降趨勢,但是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與年度目標相差0.96個百分點,全省節能形勢依然嚴峻。預計下階段全省工業商貿和信息產業仍將處于平穩運行態勢,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