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基斯坦投資的基本情況
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較為嚴峻,存在恐怖組織活躍、穆斯林教派沖突、中央政府對部落武裝缺乏控制、政權內部不和等問題,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安全形勢最為復雜。基于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巴基斯坦政府向在巴中國企業提供軍方保護。據哈立德透露,目前大約有1.3萬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參與100個項目的建設。為了保護在巴基斯坦中國公民的安全,巴政府專門部署了1萬名士兵為他們提供保護。
此外,巴基斯坦在國會通過一系列法案保護外國投資者利益,巴基斯坦也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在世界銀行2013年發布的報告中,巴基斯坦在“保護投資者”這一類別上排名第34位。據薩利姆介紹,巴基斯坦具有靈活的金融和外匯兌換政策,對于外國投資者擁有并轉讓土地也沒有限制;巴基斯坦除少數行業外,所有領域都對投資進行開放;外資股權可達100%。
2012/2013財年巴基斯坦GDP約2382億美元,人均GDP1368美元,屬于中低等收入國家,且近年通貨膨脹較為嚴重。
地理分布上以旁遮普省經濟最為發達(省首府為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集中了最多的中國企業。產業結構上,農業、工業、服務業分別占GDP的25.1%、21.1%和53.8%,但服務業以批發和零售(約占GDP17%)等低端服務為主,多依附于農產品(24.45, -0.82, -3.24%);金融、保險(約占GDP5%)等高端服務業發展速度緩慢。
巴基斯坦約有1.97億人口,為世界第六大人口國,農村人口占比63%。2010年全國約有50.67%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盡管30歲以下人口超過1億,但擁有龐大年輕人口的巴國人口素質并不高。2011年,全國識字率僅為53.74%,勞動參與率僅為56.4%,尤其女性勞動參與率僅為25.6%,2012~2013財年官方失業率6.2%。
與中國上升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相比,巴基斯坦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都相對低廉,中國對巴投資自2007年后迅速增加,截至2013年末,中國對巴直接投資存量達23.43億美元。
巴基斯坦基礎設施建設極為落后,據估計,巴基斯坦由于基礎設施瓶頸帶來的年經濟損失約為GDP的4%~6%。巴國公路密度僅為0.3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運輸速度慢,占公路總里程5%的高速公路和國道承擔了80%的運輸總量,鐵路設施老舊,航班問題頻發。同時,巴國自身海運能力較弱,內河航運能力不足,除中國援建的瓜達爾港外,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2013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3885萬噸和2480萬噸,承擔了全國95%的國際貨物貿易量。
電力緊缺曾是制約該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阻礙。據估計,電力缺口每年帶來的經濟損失達GDP的2%。目前全國電力缺口在5000~8000兆瓦左右,電網建設落后,輸電損失率達25%。電力緊缺在2011年極為嚴重,由于持續斷電和停止天然氣供應,大約有35%的巴基斯坦制革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非洲和中國。而在2013年,電力稅平均提高了50%,制革行業無法承當如此持續大幅漲價,出口利潤率在1%以下。
除武器、高強炸藥、放射性物質、造幣、酒精生產外,巴所有經濟領域對外資開放。且巴基斯坦不存在外匯管制。外國投資者可將全部資本、資本所得、紅利和利潤匯出。同時,巴國證券市場也對外資完全開放,外國投資者享有與本國投資者同等權利,資本可以自由匯出。
2006年11月,位于拉合爾的海爾-魯巴經濟區的成立為中企投資興業提供了新平臺。2013年11月,據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利德介紹,巴政府新設4個經濟特區,分別位于瓜達爾港、卡拉奇、拉合爾和白沙瓦。他表示,中國企業在4個經濟特區內投資時所產生的利潤可100%帶回中國;對中國企業在建廠時引入巴國的設備,巴政府將實施零關稅政策;生產完成后產品從巴國出口時,巴政府也將提供出口補貼;中國企業在巴投資的前5年巴政府不征收資本收益稅。另外,巴基斯坦擁有21個出口加工區(已建成6個),對外貿提供各類優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