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東莞鞋企:提高開放質量 促進產業升級
2008年新年伊始,記者來到以外向型經濟著稱的廣東省東莞市。過去一年里,東莞市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預計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3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8.1%;財政總收入超過500億元,達539.5億元,比上年增長32.7%;進出口總額逾千億美元,達106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9%。 沉甸甸的數字,反映出東莞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不懈努力和堅實足跡。 雙轉型戰略扎實起步 “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東莞雙轉型戰略扎實起步之年,更是我們迎難而上克難制勝之年。”1月4日,在東莞市2007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市委書記劉志庚這樣說。 “2007年是東莞實施雙轉型戰略的起步之年,綜合實力穩步增強之年,總體形象有效提升之年。”1月10日,市長李毓全向東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先講道。 不同的表述強調了相同的判斷:2007年是東莞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為正在謀求發展轉型的東莞市確立了奮力前行的大方向,注入了再創輝煌的新動力。 站在時間坐標的縱軸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這一戰略方向的深刻意義。 從1978年在全國率先引資開辦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起步,東莞以“三來一補”為突破口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加工貿易為切入點參與國際分工,作為沿海開放的先行地區,在全國最早承接了國際資本、技術和產業的轉移,并充分利用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的優勢,保持了20多年來年均兩位數的高增長,直至發展為國際性的加工制造業基地。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莞如何再造優勢,探索出產業升級轉型、創新發展模式的新思路?當地廣大干部群眾的回答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即:大力推進資源主導型經濟轉向創新主導型經濟、初級城市化社會轉向高級城市化社會,確保到2010年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產業結構優化初見成效 如今,到東莞的人幾乎沒有不去松山湖的。 松山湖的山水之美令人驚嘆:8平方公里的水面碧波蕩漾,四周花樹掩映,綠草如茵,到處都流淌著醉人的綠、豐富的紅、亮麗的黃,還有粼粼的波光。但松山湖的魅力不惟于此。它是一個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的高科技新城,是東莞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平臺,是東莞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的強大引擎。 在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很少看到成片的廠房、忙碌的工人、穿梭的貨車,而它創造的財富正加速增長。“東莞已是世界制造業名城,松山湖沒必要再建成一般的工業區。我們致力發展的,是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和設計中心。科技創新是松山湖的核心功能。通過引進優秀科技企業和優秀人才,營造高端制造業的產業生態,從而改變東莞粗放、低端的產業結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曉慧說。 新思路催生新舉措,新舉措帶來新希望。當“珠三角”一些制造業城市面臨后勁不足、產業升級困難的瓶頸時,東莞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在短短幾年間迅速崛起。特別是在2007年,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稀土納米材料工程中心等多個公共研發平臺加快建設;東莞中子科學中心、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等一批大型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院入駐;園區與各鎮區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結出碩果;多家東莞市專利試點企業培育成功;36個科技項目一舉引進……松山湖成為東莞產業升級的推動力。 東莞積極利用經濟手段,引導和推動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去年剛把總部遷至松山湖的易事特公司在打造自主品牌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了來自市政府的助推力。公司企劃部負責人韓井方介紹說,“東莞市每年拿出10個億扶持民營高科技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我們每年都有多個技術創新項目、產業化推廣項目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比如我們公司的節能型智能應急供電系統項目,不僅是東莞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而且已通過省市報到國家發改委進行產業化推廣,申請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公司建博士后工作站,進站的10位博士每人每年都得到了市財政較大力度的補貼,為企業引進高級人才創造了優良條件。” 另一方面,東莞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是生產過程中適應產品改造和工業設計需要的生產性研發,以及為當地優勢產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服務的會展業。 在厚街鎮,有著長年不落幕的家具展。當地眾多家具制造廠商集聚在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家具集散地。但最具影響力的當屬一年兩次的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今年3月16日,第19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又將開幕。“這一展會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家具展覽會,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富運、永新、美林、天源、名藤軒等一大批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對外合作等形式加強產品開發能力,通過名家具展這個大平臺在中外買家中樹立起‘中國優秀家具品牌’的形象。”廣東現代會展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成枝說。 僅在去年10月到11月,國際電腦資訊產品博覽會、國際機械展、國際鞋展·鞋機展、首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等大型展會,連續在東莞舉辦。2008年,國際紡織制衣工業技術展覽會、國際模具展、燈飾配件及制造展、亞太地區壓鑄工業展覽會等,又將一一登臺亮相。“我們的目標是,依托雄厚的產業資源,探出一套‘產地辦展’的規律,著重在加工制造業開拓領域,因地制宜,將東莞打造為‘華南工業展覽之都’。”尹成枝信心滿懷地說。 “新年要吃新年糖。”喜慶的宣傳畫掛在琳瑯滿目的糖果之間,使徐福記國際集團的產品展示室充滿了紅火氣氛,不同的是這里的產品品種更為豐富,多達600余種。“眼下正是糖果銷售旺季,我們全年接近15個億的糖果銷售有一半是在春節前后兩個月完成的。目前,徐福記在全國擁有15000多個銷售網點,年銷售額達到30億元。”集團董事長徐沆介紹說。 徐沆的最大感受是,徐福記能有今天的業績,完全得益于它能從一家加工貿易企業成功轉型為面向廣闊國內市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企業。“我們來到東莞之初,企業經營‘兩頭在外’。后來,我們發現國內市場其實是一個最大的市場,于是新注冊了‘徐福記’商標,開發適合各地消費者口味的產品,穩步建立和擴大銷售網絡。現在,除了極少部分原料需要進口外,絕大部分原料都在國內就近配套,產品全部面向國內市場。” 劉志庚表示,加工貿易對東莞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東莞將積極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突出產品內銷和企業研發兩大重點,推動加工貿易從單純加工制造逐步向研發、銷售環節延伸。在擴大出口的同時,開拓國內市場,有利于降低企業風險,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 2007年11月29日,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項目在厚街鎮啟動。隨著加工貿易環境的變化,東莞的鞋業生產也在尋求向外擴展和轉移。對此,厚街鎮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嘗試通過打造世界級的鞋業總部基地,將鞋業產業鏈的貿易、研發、技術、原材料、會展等穩定下來,從“世界鞋業制造之都”向“國際鞋業研發貿易之都”及“國內外鞋業集散配送中心”轉變。 結合“雙轉型”要求,東莞提出了“雙人才”戰略:用大項目和財力吸引高端研發人才,著力培養高級技工人才。今年東莞將投資8億元建立一所新的技工學院,加上原有的東莞理工學院,培養高級技工人數將成倍增加。 邁入2008年,東莞將迎來成立地級市20周年,東莞雙轉型戰略將逐步轉向深入,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生態之美和無限希望的新東莞正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