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節能減排壓力不容小覷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
生態問題與全社會各行各業息息相關。特別是對于作為重要民生產業的紡織行業,如今面臨著環保的壓力,節能減排迫在眉睫。如何做好全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出一份力,成為紡織行業不容回避的問題。
降低能耗卓有成效
“十一五”時期,紡織行業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完成較好。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我國主要紡織產品的單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作為“十一五”國家約束性指標之一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即萬元增加值標煤能耗)超額完成國家20%的既定目標;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中污染物的排放也逐年下降。
紡織業是一個資源依賴型的行業。該行業的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煤、電的消耗,占煤電油消耗總量的90%左右。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資源依賴程度相當高的行業,在經濟發展的高速時期,在能源消耗不斷增加,在生產規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該行業企業通過設備改造、技術創新,以及使用節能設備等各種節能措施,到“十一五”后期,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已開始呈現下降趨勢:2008年,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達到最高值8570.3萬噸,隨后兩年能源消費總量出現持續下降,到2010年,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已降至8339.56萬噸。與此同時,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國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逐年下降,占比從2006年的4.46%減少到2010年3.94%。
滌綸(短纖、長絲)、粘膠(短纖、長絲)、紗(線)、布、萬米印染布七類產品單位能耗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間,我國主要紡織產品產量逐年增加,但主要產品的單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布、印染布、粘膠(長絲)單耗下降比率最大,與2006年相比,分別達到43.29%、28.97%、27.51%。
到2010年,作為“十一五”國家約束性指標之一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即萬元增加值標煤能耗)已降至0.652噸/萬元,比“十五”末下降了50.22%,超額完成國家20%的既定目標。
環境保護方面,在紡織工業中的主要體現是: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中污染物的排放,其中codcr、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廢等是主要的考核指標。據了解,“十一五”期間,codcr的去除量由“十五”末的122.65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179.53萬噸;氨氮的去除量由“十五”末的1.36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3.74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6年的45.59萬噸下降到2010年的36.53萬噸,平均年降幅3.1%;氮氧化物去除量由2006年的3.65萬噸下降到2010年的0.5萬噸;紡織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4%以上,與其他行業相比,處于良好水平。
由于紡織工業資源消耗較大,因此如果能實現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無疑是一個解決相關問題的好途徑。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十年來,我國紡織行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規模逐步擴大,其中聚酯瓶和廢舊紡織品是紡織行業加以利用的最大宗的兩類再生資源。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到2010年,我國再生聚酯行業已經發展為產能超700萬噸/年,產量超500萬噸/年的規模產業。2011年,再生聚酯行業使用的再生資源總量已達到547萬噸瓶片,使用的聚酯瓶占社會存量的9%左右。“十一五”期間,再生聚酯產業被列為重點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之一,目前已形成良好的、規范有序地生產、經營、銷售模式,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產業比較優勢,產業地位已從“補充”轉變為“替代”。2011年,再生聚酯行業進口瓶片167萬噸,國產并回收280萬噸瓶片,并消化再利用工業廢滌絲30萬噸,廢舊滌綸紡織品100萬噸。再生聚酯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2011年產品均價達到11660元/噸,毛利率在25.8%左右。隨著產業的發展,再生聚酯行業逐漸形成產業集聚,如浙江省慈溪地區的滌綸短纖填充料生產,廣東普寧特本白棉型再生滌綸短纖等,行業自律組織也日趨完善。
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方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于2010—2012年聯合開展的實地調研表明,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已經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客觀存在的產業鏈。在再利用環節,這些廢舊紡織品被用于造紙、泡料,或者開松后直接回到紡紗織造環節,或是制成非織造布,還有的出口到非洲等地,在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地,均有廢舊紡織品加工聚集地,浙江蒼南地區每年處理紡織廢料達上百萬噸,有2000多家專門從事再加工纖維的紡織企業,工業產值超過150億元。
{page_break}
壓力不容小覷
“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要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0年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成為世界上有名的紡織大國,為消費者提供各式各樣的豐富的紡織服裝產品,中國紡織工業的貢獻巨大。但從其發展方式來看,粗放式發展仍是當前該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重外延、輕內涵現象仍較普遍,尤其支撐發展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到“十一五”末,紡織行業取水量從2005年的27.78億噸增加至36.22億噸,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五,廢水排放量排名第三。此外,紡織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源消費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率維持低位。從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構成看,企業能源資源消耗占成本的比重都在70%以上。
另外,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010年比2006年增長6.87%,其中紡織業能源消費增長7.33%,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能源消費增長19.85%,電力能源消費增長24.76%;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排放總量雖然有少許下降,但遠沒有達到“十一五”期間削減10%的目標。
由此可見,盡管多年來,我國紡織工業節能減排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正式運行,這是我國首個正式運行的強制碳市場,標志著我國碳市場建設邁出關鍵性一步。這表明在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減排,中國在采取切實的行動。這同時也給我國紡織工業帶來啟示性的意義。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在近期舉辦的2013年全球紡織供應鏈大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產品碳足跡標準iso14067有望在今年出臺,碳排放技術標準門檻在不斷抬高。碳認證方面下一步或形成相應機制,中國企業出口成本面臨增加風險。
據了解,iso14067標準適用于商品或服務(統稱產品),主要涉及的溫室氣體包括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六種氣體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六氟化硫、全氟碳化物、氫氟碳化物,以及蒙特利爾議定書中管制的氣體等,共63種氣體
另據了解,2009年5月歐盟委員會的相關協議修改了紡織品及床墊環保標簽的頒布標準,要求各個產品類別均須符合若干生態標準(如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能源和資源消耗等),才能獲得環保標簽(也叫“花朵標簽”)。雖然這個環保標簽計劃是非強制性的,但是也從中透露出一個信息——產品的安全要求與環境保護性能等社會責任要求是歐盟關注的重點。
2009年6月底,美國政府通過了征收進口產品“邊界調節稅”的法案,率先明確從2020年起開始對進口高碳排放產品征收所謂的“碳關稅”。從更深層次來講,這是發達國家憑借先進的環保技術,設定特殊標準阻礙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以保護本國貿易;但這至少為我國包括紡織在內的各行業敲響節能減排的警鐘。
《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0年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初步建立紡織纖維循環再利用體系,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
{page_break}
在“十一五”期間,紡織行業通過調整結構、技術改造等措施,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了32%,紡織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已經大大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再降低20%,有一定的難度;而關于污染物排放的指標,要達到最終的減排結果,對于全行業而言任務也較為艱巨,比如,“十二五”期間在紡織生產總量繼續增加的情況下,排放總量要下降10%,任務也不輕。
同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也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在紡織工業領域里,這些約束性指標包括能耗指標、環境保護指標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指標。
不難看出,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紡織行業自身來看,對于節能減排都寄予了相當大的期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