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創始人鐘廷森:開店計劃并未停歇
團隊選址
作為外資入華第一百貨店,來自馬來西亞的零售巨頭百盛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在聚光燈下。在鐘廷森看來,百盛的發展現狀也是中國百貨業的縮影。入華初期,面對并不發達的中國零售業,百盛猶如一股新風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了領導地位。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百盛都在中國引領著行業發展方向。但近期,行業風云突變,眾多外資百貨在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
百盛在貴州等城市關閉了多家業績不好的門店。在不久前,百盛撤離北京東四環,對于業界和消費者的影響最大。
這一次,鐘廷森也首度通過媒體透露了關閉百盛東四環店的臺前幕后。“這家門店的年利潤過千萬元。”鐘廷森表示,按照當時的合同,到今年,物業方與百盛的合同還有十多年。但新業主為了實現對物業的全盤操作,采取了一些措施讓百盛離開。
據了解,盡管百盛方面贏得了雙方的官司,但還是不得不離開。在采訪中,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新業主方面并不愿透露更多細節,但鐘廷森的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位知情人士的確認。
對于包括北京在內的一系列閉店,鐘廷森表示,與其在競爭激烈的城市搏殺,不如重新選址去更有發展前景的地區,“已經配備了專門店的團隊保證選址質量”。
電商大計
盡管一直頗為神秘,但鐘廷森的復出顯然是有備而來。據鐘廷森介紹,近段時間,百盛的高管團隊一直在全球各地考察、收購或代理符合企業預期的知名品牌,這也是百盛應對發展低迷期的主要手段。
百盛方面稱,目前已經花費了超過億元,希望盡快實現收購或者代理100個知名品牌的目標。鐘廷森表示,百盛正在洽談或者希望引進的品牌都是世界級的品牌,這些品牌有的因為不熟悉中國市場,不敢貿然進入,百盛將借助平臺優勢,作為跳板。
同時,面對電商咄咄逼人的態勢,百盛已經有了自己的經營方略。
“我們會把品牌合理地分配給網購和實體店渠道。”在鐘廷森看來,百盛一直有網購渠道的規劃,但目前公司對于品牌資源的掌控有限,并未大舉涉獵。按照目前的節奏,2-3年后,買斷上百個自有品牌,將讓百盛不僅具備在店商層面的差異化和競爭力,也能在網購渠道找到生存空間。同時, 百盛的品牌信譽也是對抗網購低價的重要武器。
擁有了品牌資源之后,百盛還可以做得更多。鐘廷森認為,今后百盛將以品牌商的姿態聯合百貨品牌,掌控了渠道之后,經營成本還可以進一步降低。
在業界看來,網購渠道就是百盛轉型的一個縮影。未來,百盛方面將以特色品牌為核心,直接切入源頭,縮減中間環節,兼具價格和獨有品牌優勢。
模式轉型
由于在中國發展遇到波折,就在業界紛紛猜測百盛會不會在華收縮之時。鐘廷森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這意味著百盛的開店計劃并未停歇。
按照鐘廷森的想法,只有數百萬人口的馬來西亞能夠容納百盛的十多家門店,中國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最快在今年,百盛新店就將落戶位于北京東部的龍湖天街。在鐘廷森看來,這個商業綜合體的定位與轉型后百盛的定位契合。未來,百盛將會更多與龍湖、華潤、中糧等信譽更高的地產巨頭合作。“在重慶和青島,新項目也進入了籌備的最后時刻。”
在開出新店的同時,百盛近幾年也開始加大在華收購物業的力度。包括北京復興門部分區域、太陽宮百盛,以及安徽、無錫等地,百盛都有了自己的物業。鐘廷森稱,這將成為百盛在華扭轉局面的基礎。未來,新建的賣場都將開始主打餐飲、購物、休閑等一站式消費場所。在百盛方面看來,百盛試圖重塑全新的形態格局、逐步從傳統百貨到新型百貨中蛻變,迎合現代消費理念和無限貼近消費者的生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