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價格大戰引發消費者“審美疲勞綜合癥”
也許是嘗到了“雙11”的甜頭,淘寶網提前半個月,就在為另一個促銷大日“雙12”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
不僅僅是淘寶網,包括京東、當當等促銷活動當中。
B2C陷入促銷怪圈 消費者質疑“含金量”
錯過了淘寶“雙11”搶購大戰的趙小姐,對即將到來的“雙12搶”購活動有了比別人更多的期盼,“我周圍不少同事都在雙11搶到了寶貝,同一件商品,價格比平時便宜了不少,真是太值了。”趙小姐又羨慕又遺憾地說。
也許是嘗到了“雙11”的甜頭,淘寶網提前半個月,就在為計劃的另一個促銷大日“雙12”大張旗鼓地宣傳開來。不僅僅是淘寶網,包括京東、當當等的電子商務網站,也都無一例外加入到這次“雙12”的促銷活動當中。
但12月12日這天并沒有給趙小姐帶來預期的驚喜,淘寶網中參加打折商品品類少之又少不說,價格也明顯存在虛高現象。
“在僅有的打折品類中,我瀏覽了一下淘寶商城耐克鞋的價格是300-400元之間,而我以前在某購鞋網站上看到的同類商品,一直是這個價格區間,并沒有感覺撈到了實惠。”趙小姐說。
最讓趙小姐郁悶的還不僅是價格的虛高,在淘寶網“雙12”期間進行支付寶充值“滿100送100”的12萬個紅包整點派送活動中,趙小姐發現還需要上傳個人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這讓趙小姐大呼麻煩:“太麻煩了,買個東西還得上傳身份證復印件,實在懶得買了。”
雖然過后淘寶所公布的“戰績”非常突出,其他電子商務網站也頻傳佳績,但很多網友似乎卻并不買賬。很多網友在“雙11”搶到的寶貝可能還沒開始用,甚至連包裝都沒來得及拆,又一波搶購大戰撲面而來,這讓很多消費者感覺太疲憊,同時也心生不少疑慮,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如此這般頻繁“賠本賺吆喝”其中含金量到底多少,也許只有商家自己心里明白。
其實消費者的顧慮并不不無道理,有網友表示,在搶“秒殺”過程中,感覺到“雙11”是商家方面做了充分準備的,所以在供“秒殺”和搶購的商品,無論是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比較有保障,但是在“雙12”活動中,明顯可以感覺到可供秒殺搶購的商品種類少了,數量也少了。
網友“我是一只小小鳥”表示,此次淘寶網促銷活動中的部分商品先漲價再打折,甚至5折后的價格比不做活動的同樣商品還要貴。“在活動中標價588元的ito拉桿箱,在淘寶網上其他店鋪的售價僅200多元,所以打折后跟原價差不多。”
購物體驗不佳也讓消費者抱怨連連。12日凌晨大促開始的頭幾個小時里,不少消費者反映當時網絡“非常擁堵”,平時只需幾秒鐘打開的網頁要等待好幾分鐘才能顯示,經常出現“網頁錯誤”的界面。此外,“支付寶‘癱瘓’無法支付”,“淘寶網打開速度極慢”、“現金紅包付款時不能使用”等現象都讓消費者大呼失望。
擺脫“價格戰”
才能走上“品質戰”
不僅是淘寶網,很多購物網站都在“雙12”這天進行了促銷活動。即使在平日,不少網友隔三差五也會受到購物網站打折返券的促銷短信,網頁上也充斥著各種掃貨、半價、包郵、秒殺信息,似乎隨意一個理由,都能掀起網絡商家一場價格戰。
經歷了幾次“戰爭”洗禮的消費者也正在變得愈加理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在新浪微博上,以“經歷了雙11,你還會參加電商屢屢發起的價格大戰嗎?”為題,發起了一次網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240個參與調查的網友中,有42%的人選擇了不參加,只有56人選擇了參加,還有35%的人覺得參不參加都無所謂。
原本應該為消費者帶來實惠的促銷活動卻讓不少消費者“怨聲載道”,過于頻繁的促銷頻率也開始讓一部分網民從最開始的“翹首企盼”轉而感到“審美疲勞”,其實這正電子商務發展尚不完善的一種集中體現。
如果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網站競爭永遠圍繞低價、折扣等價格惡戰,不僅會使消費者越來越麻木,促銷效果不盡如人意,對于網站商品質量的提高,網站服務運營能力的提升也毫無積極作用。
隨著圣誕節和元旦的臨近,真正的促銷旺季也即將到來,在此之前的一些促銷活動由于力度過猛,消費者的購物熱情已經有所減退,也許電商們在考慮營銷方式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技巧。
僅有促銷是不夠的,有的放矢、量力而行的運營才能更好地激起消費者的網購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