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內雙目失明如何求“照顧”?
因在單位組織的旅行中遭遇交通事故,正在試用期的小李雙目失明。為此,小李將單位訴至法院,要求單位支付自己的生活費用。日前,法院審結此案,判決支持了小李部分訴訟請求。
2006年7月10日,小李入職某單位,崗位為客服人員,月工資1500元,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06年7月15日,單位組織員工旅游,旅游過程中,小李乘坐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小李雙目失明。經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小李的同事也是事故車輛的司機董某無機動車駕駛證且操作不當導致,事故車輛為無證車輛,所有人為劉某。交警部門認定,董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乘員小李無責任。2006年11月14日,董某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后小李將董某、劉某其所在單位及旅游社訴至法院索要各項賠償,法院判決董某、劉某共同賠償小李醫療費等共計76.7萬余元,旅行社對上述賠償款在30萬元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后小李認為自己與單位尚存在勞動關系,遂多次將單位訴至法院要求單位給付自己生活費及賠償金。因單位尚未支付小李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為此,小李將單位再次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2006年7月,小李受傷后,雙方多次進行了訴訟,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雙方解除了勞動關系,其單位亦未安排小李工作,故小李所在單位應當支付小李基本生活費。據此,法院判決單位支付小李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間的基本生活費12544元。
相關鏈接:
據報載,“雙11”購物大戰,快遞業迎來“大考”。據郵政管理部門預測,廣州地區在11月11日至21日之間處理的快件數量將首次超過1億件。然而記者接到網友爆料,申通快遞廣州公司員工11月13日疑似停工,部分快遞分店關門停業,記者15日走訪了兩個申通快遞營業點,看到大門緊閉。快遞員告訴記者,已有近千名快遞員停工,其原因是計件不對等,比如一位快遞員該月派送1500件快遞,但在工資上只顯示派送了800件快遞,員工感到非常不公,在與公司溝通未果后決定停工。但廣州申通快遞熱線工作人員電話告訴記者,目前快遞均在正常派件,未收到某廣州申通快遞分店不營業或者快遞員停工的情況。
快遞員的工資如果是按月結算,最繁忙的11月份的工資是在下個月發放。然而快遞員工心知肚明,“雙11”期間每天要多配送幾十個快件,工資應該比正常月份增加一兩千元,他們擔心又會出現計件不對等且數額大,所以在企業最需要員工努力工作的時候,“拿”了企業一把,欲迫使企業對員工的訴求盡快回應。
舉一反三,企業和職工溝通,對工人訴求做出合理的回應,是消除爭議有效的辦法。當然員工因是受企業管理的一方,由于猜疑和焦慮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提出公開訴求,而企業往往存在管理者的“霸氣”,所以溝通時可能雙方都不冷靜。因此雙方的溝通最好有個中介,這個中介就是代表職工利益的工會。
但工會則需要在察覺出職工有猜疑苗頭的第一時間,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溝通,查找讓職工猜疑的原因,是企業管理上的失誤或存在漏洞,還是企業存在侵權?或是職工存在片面認識?將矛盾化解在爭議爆發之前,特別是群體性事件爆發之前。發生的職工群體性停工事件的私有企業,有些企業就是因為沒有建立工會,或工會形同虛設。據了解,申通快遞是全國十大快遞企業之一,今年7月全國總工會要求十大重點快遞企業組建工會。
應該清楚,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有差別,各自的利益訴求會產生爭議不奇怪,但要盡可能避免爭議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因職工群體性事件爆發的選擇時間,通常是在企業處在關鍵的節點,對企業的傷害巨大。快遞員的勞動報酬按配送快遞物件數量和重量去綜合計算,以計件工資形式發放,因此快遞員心里對每月完成的快遞配送應得的工資有個大致估算,若與公司發工資所顯示的配送快遞件數額差別太大,就需要雙方溝通,企業要做出讓員工心服的解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