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時代 馬云做互聯網惹不起的行業
近年來,每個傳統行業都在與“互聯網+”結合,試圖創造出一種新的贏利模式,推動產業升級。然而,互聯網+并不能替代線下商業的價值。互聯網的發展讓用戶越來越懶惰、也越來越挑剔,信息流通加快逐漸打破技術壁壘,這些用戶行為和技術趨勢給傳統企業帶來了諸多壓力。總有一些行業互聯網惹不起。
第一:惹不起的傳統行業
互聯網思維并非萬能,亦有無法被其革新的領域。但是,有些創業者偏不信這個邪,擁入到傳統企業擅長的領域,結果就被前輩“教訓”了。
創業者張笑然(化名)曾經以為獲得了流量、擁有了客戶創業便成功了。在創業初期他的確有驕傲的資本:他創辦的“24小時”瞄準電商O2O做本地銷售,憑借“半小時送貨”迅速打開市場,僅半年時間就斬獲8萬活躍用戶。
然而,張笑然疏忽了一點,也是最致命的一點。在長沙,超市、便利店數量已基本飽和。“24小時”上線后,當地多家品牌零售商在服務半徑內也搞起了“7×24”與送貨上門,輕而易舉地秒殺了“24小時”。
如今,為償還債務,張笑然賣掉了房子、車子,女朋友也離開了他。
第二:承擔不起的物流成本
一開始,一切都很美。
“每日鮮品”餐食生產、線上設計、線下推廣都很不錯。隨著“粉絲”越來越多,“每日鮮品”的創始人王天琦(化名)卻高興不起來。
王天琦給記者算了一份賬單:以純利10%計算,做1000萬元利潤,需要1億元銷售額;以20元/份早餐計算,1個工作日需要銷售2.5萬份早餐;實現此目標,需要永不懈怠的干2-3年。即便這樣,當需要配送的辦公樓越來越多,區域越來越大,現實就是——物流人力成本會驟增。如果在辦公樓一層自建或外包自提柜為配送減壓,也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如果提高客單價呢?“早餐的價格彈性太低,銷量會迅速下滑,得不償失。”王天琦坦言。
簡言之,就是配送成本太高,本就微薄的利潤到頭來都被物流“吃”了。
第三:顛覆不了的體驗經濟
2001年蔣宇下崗了。誰能想到,這位下崗工人,如今已是湖南家湘美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湘美”)董事長,家湘美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產品研發、定制生產、營銷服務于一體的裝飾建材大型企業,生產廠區達到50000平方米,年產量在100萬張以上。
“看到安化森林資源豐富,在考察了福建等地的木材加工企業后,我便成立了家湘美。”創業初期,蔣宇選擇創業方向的想法其實挺簡單。
而現在,在蔣宇看來,如今互聯網帶來的挑戰,不只體現在對線下門店銷售的沖擊,更多是需要重新審視并調整自己的品牌運營思路。
對于木業行業和很多建材相關行業來說,受制于行業特殊性,受互聯網沖擊較小。
“互聯網讓購物更便利,但我覺得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提高,線下體驗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重要。”蔣宇舉例,人們裝修要選擇裝飾板材,之前需要根據顧客的需要做精準的測量,需要做二次加工,還需要工人專業的安裝。
“這也是互聯網浪潮下,傳統建材店鋪可以發力的方向。”蔣宇說,消費者可通過互聯網匹配需求,而體驗線下的服務。
新出路在哪兒:傳遞環節中需不斷創造新價值
互聯網界有句霸氣側漏的話:所有還沒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終究都將被互聯網改變。誠然,傳統行業與電商之間的博弈時刻都在發生。不過,互聯網無法顛覆的行業其實還有很多。一位在地產行業從業數十年的業內人士的觀點是,互聯網所沖擊甚至顛覆的行業,具有相似點,即只是簡單傳遞價值,并沒有創造價值。而在傳遞環節中不斷生成新價值的行業,則難以被互聯網電商顛覆。
灣田人在建業之初曾請教過馬云,“就干互聯網撬動不了的行業,凡是互聯網賣的好的產品都別賣”,這句并不難理解的話成就了今日的灣田。灣田國際建材城,就擁有這樣的基因。
在灣田國際新上任的執行總經理易建國看來,面對互聯網沖擊,灣田國際摸索出的一套由商管服務、倉儲物流、電商金融等多維平臺做支撐的“灣田模式”,已成為建材行業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創新示范,也成為建材商戶和投資客口口相傳的“賺錢模式”。
“倉儲、物流、金融、電商等等,都圍繞著一個目標,即做旺市場。”易建國說,灣田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為進駐的商家服務,讓大家都賺到錢,讓消費者在這里買到更優質、更便宜的建材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