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杰:利用皮革下腳料成功研制脫脂劑
回想起1997年“打敗”多個國家級科研機構,成為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王全杰感慨道,當時制勝的關鍵就是以市場為中心的科研機制,他們不以鑒定證書和獎狀為目標,而是時刻以創造新的生產力為科研總指針,就是市場需要什么新技術,就研發什么新技術。
上世紀90年代末,當許多制革廠為沒錢搞污染治理著急時,他們適時推廣了“無公害制革新工藝”,將化學污染消滅在制革過程中,節省環保投資80%;云貴地區盛產低檔牛皮,但制高檔革難,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研發出“點金術”,使每張牛皮革的利潤比過去翻了4番。后來,國內制革企業追求的重點逐漸由提高產品質量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轉向處理制革污染、綠色制革和循環經濟上來,王全杰也順應形勢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從2006年開始,王全杰開始研究皮革下腳料的利用問題,初衷是為了減少原材料浪費,后來他發現皮革下腳料無法合理回收利用也是近期曝出皮革奶和皮革膠囊的重要原因。經過6年的各種實驗努力,2012年在研究所實驗室內,王全杰他們利用皮革下腳料成功制成了脫脂劑。“因為皮革生產必須先對皮毛進行脫脂,有了這套技術,皮革下腳料便能‘產之于革,用之于革’。”王全杰根據實驗初步估算,生產一噸脫脂劑的成本大約在2000元,而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在4000元—5000元,利潤十分可觀。目前這項工藝只在實驗室中取得成功,還需要在更大的設備中試驗產能擴大,從而確定反應速度、酸堿度控制、雜質祛除等關鍵環節,待形成完備的工業化生產方案后再考慮推廣。
隨著國內制革企業現狀的變化,王全杰也時刻調整技術推廣的戰略方式。2005年以來,我國制革廠的生存現狀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前的小廠遍地開花,而是經過逐漸資源整合,形成了集約化、規模化的大廠。順應形勢的變化,王全杰也改變了技術推廣的方式。“不再像以前一樣天南海北,挨家挨戶,像清水點豆腐一樣地跑,而是有重點地選擇。”其實早在2002年初,王全杰就注重合作企業的選擇,當時跟全球500強第40位的美國杜邦公司實現跨國技術嫁接,研制出具有國際領先的萊卡超彈力服裝革,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萊卡皮革生產國,成了歐美高端市場的搶手貨。
2006年12月底,王全杰團隊圓滿完成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高性能汽車內飾革”,對汽車用革的各項技術實現了組合創新,開發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汽車用革,打破了先前我國裝備汽車的皮革幾乎百分之百依賴進口的局面,為中國民族工業爭了氣。后來在汽車革的技術推廣上,依然選擇重點企業合作。當時他們選擇了浙江卡森皮革公司,作為亞洲最大的皮革企業,一年銷售額能達到70個億。王全杰的研究所與卡森自己的科研人員合作,研發出了具有阻燃性能、低霧化性能的汽車革,后期又實現了二層皮革和無鉻鞣制皮革的生產。在浙江卡森皮革集團試生產一年,即產出約960萬平方英尺的汽車坐墊革,產品銷售到福特汽車公司及海南馬自達汽車公司,受到兩家用戶的一致好評,經濟效益較常規產品提高了40%。同時,王全杰在推廣中也注重利用多種渠道。采訪當天,王全杰準備到河北辛集參加皮革博覽會,他不忘帶上新研發成功的脫脂劑,想讓更多業內人士了解,幫著他宣傳推廣。
從最初的“面粗質次豬皮制革新技術”,讓豬皮身上“長出”羊皮;到而后萊卡皮革、汽車坐墊革等先進制革技術的研究及推廣,為國家創收60多億元,同時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制革行業的國際影響。下一步,響應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的理念,王全杰覺得,制革行業更應該倡導生態發展理念,所以把未來的科研目標鎖定在攻關制革環保領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