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015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政策出臺 棉農棉企棉商作何反應
3月2日,山東省財政廳、發改委、農業廳、統計局聯合下發魯財建(2016)7號文件《關于撥付2015年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資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山東省2015年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標準是150元/畝,補貼對象是棉花種植者,補貼資金直接發放至種棉農民的“齊魯惠民一本通”賬戶。那么,政策出臺了,市場反映如何?筆者分別聯系了棉農、棉企以及棉商,大家各執己見。
棉農:少了些,但聊勝于無
山東菏澤棉農李師傅說,今年補貼金額是150元/畝,相比2014年的235元/畝降低了85元/畝,降幅36.1%,這讓大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目標價格第一年,說實話,大家沒有像本年度虧得這樣慘。”李師傅說,2015年種了11畝棉花,純收益虧損370元/畝,本指望政策補貼能夠挽回多一些損失,但是現在看來,150元/畝的補貼無異杯水車薪。
“少是少了些,也比沒有強。”濱州一位棉農說,如果是責任田棉農,種個1、2畝棉花,補貼也就幾百元,起不到啥作用。但是,如果包地,包個300、400畝種棉,每畝補150元,那么就有錢了。從這個角度說,目標價格補貼分攤到每家每戶頭上可能是“撒胡椒面”,顯得沒有多少,但集中起來就是一大筆。
甚至有棉農說,今年政策出臺早,并要求5月份之前全部發放到位,大家心里有底了,2016年將繼續種棉花,市場積極的聲音多過消極態度。
棉企:能挽留多少棉農,保留多少棉田?
軋花廠想得是,補貼政策出臺了,能夠挽留住多少棉農繼續種棉呢?聊城的李經理說,2015年,軋花廠面臨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無米下鍋”。
今年政策出臺后,可能有一部分棉農會繼續種棉。據他分析,聊城2015年棉花面積是44.9萬畝,2016年或在這個數字上繼續減少,但降幅可能不會太大。補貼是“真金白銀”,可能會松動棉農挺價的決心。截至目前,山東域內籽棉主流價格2.4-2.6元/斤(衣分38%,回潮率12%),這樣一個價格水平,軋花廠認為還是高了,不愿收購;而棉農則認為價格太低了,挺價惜售。正在棉農、棉企展開拉鋸戰的時候,目標價格細則出來了,是不是會給籽棉銷售帶來好處?
如果棉農能夠正常賣出手中棉花,可能會對2016年播種帶來利好。
棉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劉先生是一位棉商,專做“買低賣高”的營生。山東補貼政策出臺了,筆者請其談談感受。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籽棉補貼對我們沒啥關系呀。若非要說一點,劉先生認為,山東補貼政策公布了,可能會對內地9省補貼政策公布起帶動作用。
他認為,補貼政策公布宜早不宜晚,越早公布對市場越有利。比如,山東這次公布,對棉農是否繼續選擇種棉,對籽棉價格等都會帶來一些影響。棉花市場缺的就是這種“清清白白、一目了然”的氛圍。補貼是通過“齊魯惠民一卡通”直接打給棉農,保障了棉農實實在在的收益,對整個市場良性發展發揮了作用。
“雖然事不關己,但是市場進入良性循環,對大家都有利。”該棉商表示,他將繼續關注其它各省直補政策的出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