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物業設立合資公司劍指資管龍頭 行業全面競爭開啟
中國開發商的住宅開發在2019年達到巔峰,其他存量領域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其中之一是物業服務。自去年7月入股戴德梁行后,12月12日,萬科在物業競爭領域又投下一枚炸彈。
萬科物業與戴德梁行再度聯手,雙方將出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注在中國市場開展商業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目標是打造資產管理龍頭。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縮緊、市場增量轉存量的大背景下,物業領域正在成為房企們切換的重點賽道之一,新戰場烽煙遍地。
打造資產管理航母
“這個合作更多是merge(融會、合并,編者注),看董事會的席位基本能看出來。”萬科集團合伙人、物業集團首席執行官朱保全說。
這次合作可以追溯到去年。2018年7月,萬科物業以IPO定價的方式,購買戴德梁行4.9%的股權,一個月后,戴德梁行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萬科物業即成為其第四大戰略股東。
之后,雙方高層先后在香港和芝加哥會面,直到2019年8月達成共識,于是有了此次成立資產服務公司的合作。
朱保全透露,談判時間超過了1年,兩家公司的財務語言存在不同,比如包干制和酬金制的差異,“現在都調到一致了。”
新公司管理層來自雙方團隊,原戴德梁行大中華區資產服務部主管葉世源擔任CEO,原萬科物業政企商業服務事業部管理合伙人莫凡擔任CFO。股權方面,據朱保全透露,萬科物業處于控股地位。
合資公司將由雙方股東注入資產包構成,業務聚焦商業物業與設施管理,使用“萬科物業”和“戴德梁行”兩個品牌,明年還可能成立新品牌。朱保全介紹,資產包是雙方原來服務的客戶,以商業客戶為主,不包括國企和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朱保全認為,商業物業規模不再以平方米算,而是按合同和客戶計算,他說:“歷史上在國內,大家看物業管理,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視角來看,我有多少平方米,有多少項目。但是站在國際視角,更多是看服務了多少客戶,包括客戶有多少樓。”
作為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雖然進入中國市場很早,也有高端國際品牌的優勢,但隨著中國本土物業龍頭不斷擴張,戴德梁行也要考慮在中國區業務增值的破局方式。朱保全說:“主要在中國客戶的深度挖掘,歷史上他們做了更多的外資客戶、香港客戶,但是今天,中資客戶發展的速度可能要更快一些。”
對于深耕住宅的萬科物業而言,商業物業管理并不是優勢。“即使‘萬物商企’發展得很好,萬科物業的品牌形象還是住宅。”朱保全說,五大行一直占據服務商企的高點,如果合作,一直深耕住宅的萬科物業可以獲得品牌協同效應,帶來更多優質客戶和項目資源。
早在2015年,萬科在商企物業服務領域的步伐就邁開了,現在互聯網BAT三巨頭、京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體量巨大的企業都是它的客戶。
2018年10月,萬科物業還將“萬物商企”子品牌獨立出來,專門負責商企服務業務,截至2018年底,萬物商企共有項目635個,總管理面積3974萬平方米。
朱保全回憶,最開始去投標(設施管理)的時候,我們投標的價值是別人的好幾倍;萬科此前做寫字樓物業管理時,也一直沒有像租賃、大宗交易這樣的配套資產服務。
反觀戴德梁行,他們一直在這個領域里深耕。
這次合作,遠不止品牌協同效應,“首先在設施管理上,大家不會再說你們不懂了;二是在大宗交易和租賃上,背后有一個這樣的股東,可以同步提供服務;三是國際客戶到中國來,他們可以直接介紹過來。”朱保全說。
物業巨頭隱現
地產存量競爭時代,不管是龍頭房企還是中小房企,物業服務都已剝離成為獨立業務,行業整體也早已進入了兼并整合的階段。
隨著馬太效應顯現,物業領域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萬科物業和戴德梁行的深度合作,更加深了這一進程。
目前,物業服務的競爭格局初定,幾大巨頭雛形已現,萬科物業之外,像花樣年彩生活平臺、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招商物業等等都在虎視眈眈。
在行業規模上,財報顯示,如今萬科物業收入體量位居行業第一,其次為綠城服務、中航善達、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五家企業2018年收入總規模分別為98億、67億、64億、47億、42億。
在業務類型上,每一家企業都在謀求從住宅業務拓展到商企業務,從社區延伸到城市服務,波及城市群與都市圈。
如自去年8月上市以來,碧桂園服務就一直在擴張規模,聚焦城市服務,并購動作頻繁,將北京盛世、成都嘉祥、成都清華逸家、南昌市潔佳、上海睿靖實業收入囊中,還斥資買入中國恒大旗下嘉凱城物業100%股權。
作為國家隊的央企物業龍頭,保利物業不僅有母公司保利地產的優勢,來自第三方開發商的在管面積占比也持續增加,今年8月又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提出“大物業”概念,謀求擴大業務類型的野心已經很明顯。
今年4月,有強大資金背景的招商蛇口收購中航善達22.35%股權,緊接著招商物業便向中航善達轉讓100%股權。
相比其他同行,萬科物業的經營質量更為突出,預計今年收入過百億,是唯一營收百億的物業公司。
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萬科物業實現營收52.8億元,同比增長27.1%。新增項目簽約飽和收入21.64億元,同比增長113.8%,其中,住宅業務服務占13.33億元,同比增長84%,商業物業服務占8.31億元,同比增長189%,住宅業務與商企業務收入比例約為2:1。
據朱保全透露,萬科物業希望接下來兩個業態的占比能夠達到1:1。
從住宅物業到商業物業,乃至城市群,萬科在物業服務的賽道上,不斷拓展業務邊際。
上市融資成為競爭的一部分。碧桂園服務、中海物業、招商善達、綠城服務、佳兆業物業、彩生活等,都已上市,擴寬了融資渠道,用更強的資金儲備并購其他中小物業公司。
在競爭對手上市與并購潮面前,萬科物業此時與戴德梁行聯手,顯然也有所考量。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稱,萬科物業不會以一個傳統的物業公司上市。“我們一定要區別于傳統物業,被認可為城市服務商的時候,(上市)才有價值。” (編輯:陸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