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半年報告: 長三角成募資大戶 配套改革可期
截至1月15日晚,首批25家上市的科創板公司幾乎已經悉數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提醒網下發行配售對象持有的限售股份將于2020年1月22日上市流通。屆時,科創板開市將滿半年。
開市近半年以來,科創板速度不斷刷新,已有206家受理企業,73家企業首發募資845億元。市場化定價機制下,市場逐漸走向理性,更多投資人進入市場。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無疑是2019年資本市場最為矚目的焦點,其中蘊含的種種理念,也將在2020年傳導至創業板等板塊的改革。
長三角地區募資額居前
科創板開市半年以來,資本市場不斷見證著“科創板速度”。
截至1月15日,科創板共有206家企業申報,83家企業完成發行,其中73家已經上市,累計首發募資845.42億元。
分行業來看,目前已上市公司相對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募資總額遙遙領先,33家上市公司共計募集資金490.41億元。生物產業位居第二,17家上市公司募得158.63億元。緊隨其后的是新材料產業,12家公司總計募集117.19億元。
這也與受理企業的產業分布相呼應。206家受理企業中,82家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44家來自生物產業,37家來自高端裝備制造產業,26家來自新材料產業。
來自新能源產業的上市公司仍待破冰,在受理企業中已有6家正在排隊。
目前,科創板的發行和受理節奏都已進入常態化。從發行節奏看,2019年7月首批集中上市后8-9月進入中報補材料期,10月底-11月初明顯加速,步入常態化。從受理節奏看,2019年7月后步入常態化,每月平均新增受理8家左右。
長久以來,上市公司的數量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科創板亦繼承了這一規律。數據顯示,江蘇省、北京、上海、廣東省、浙江省貢獻了科創板前5的首發募資額,長三角地區募資額位居前列。
按已上市的73家科創板公司統計,江蘇省、上海、浙江省目前募資總額合計占比40.47%。
不過,隨著更多后發地區出臺各項政策鼓勵企業科創板上市,一場輸送科創板企業上市發展的區域間無形戰爭已經打響。
近日,投行圈被“做成一單地方企業A股IPO,保代可獎300萬”的消息刷屏。1月7日,東營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的意見》中提到,企業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獎勵證券公司保薦代表人300萬元;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獎勵證券公司項目負責人60萬元。
近兩年,濟南、西安高新區、成都、鄭州、寧夏等地區均發布過相關對于企業上市中介機構的獎勵條款,其中多次提到科創板。
2019年6月,成都發布《加快推進成都市企業科創板上市扶持政策》指出,對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的企業,給予其保薦機構或保薦團隊100萬元獎勵;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參與跟投企業科創板首發上市戰略配售的,按照跟投比例的1%給予保薦機構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2019年9月,《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千企展翼”行動計劃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對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的企業,給予其保薦機構或保薦團隊100萬元獎勵;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參與跟投企業科創板首發上市戰略配售的,按照跟投比例的1%給予保薦機構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勵。對在滬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給予其保薦機構或保薦團隊100萬元獎勵。
另一邊,交易所也在鼓勵上市。為進一步落實降費政策,降低直接融資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20年1月1日起,下調主板和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含存托憑證)上市費收費標準。廣發策略認為,2020年科創板上市費的降低是新股上市及退市的常態化下“減稅降費”,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科創民企有望在新一輪的注冊制全面鋪開中受益。
亦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在2020年鋪開,華南地區的科創企業有望更多在創業板上市。
市場化定價機制顯現
“運行平穩,好公司占比很高,多空博弈很充分,定價完全市場化?!被仡欓_市半年的表現,丹陽投資董事總經理王璐婕認為?!爸罢J為科創板會暴漲暴跌,但目前為止運行得相當平穩,很少出現極端行情?!?/p>
開市之初,科創板迎來資金爆炒。當時記者采訪的投資人普遍表示,只參與科創板打新,并不會參與二級市場博弈。
半年過去,隨著市場化定價機制逐漸發揮作用,二級市場已在回歸理性。一些受訪投資人已更多參與科創板投資。
王璐婕便表示,目前主要采取不斷買入價格合理的好公司的策略,長期持有的策略。“因為科創板的好股票還是比較多的,并不適合短線交易,更適合長期價值投資?!?/p>
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中長線資金占比很低,廣發策略指出,三季度末,基金、險資、社保持股市值合計18.57億元,占科創板流通市值僅2.43%。
“問題不是機構不想持股,而是價格依然高位運行??苿摪逍鹿膳墓澴嗫刂疲土粝铝俗銐虻某醋鲿r間。供給量被人為限制,股價也就下不來,沒到合適投資區間,長期資金只能等待。”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
不過他也指出,科創板的機制已經在促進向機構持股為主發展。
隨著首家同股不同權、紅籌、未盈利企業漸次過會,科創板的制度包容性正在不斷落地。
另一邊,對于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科創板,王驥躍也強調注冊環節的公開透明?!霸诎l行條件上,對發行人規范性和會計政策選擇方面的要求還是太高,很多新經濟企業,還是很難達到規范性要求的。不影響持續經營能力的規范性要求和會計處理,沒必要成為上市障礙,如實披露就好?!?/p>
恒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在研報中指出,未來科創板注冊制的成功還有賴于五大配套改革:引入長期機構投資者,強化信息披露和監管重心后移、推動《證券法》和《刑法》《公司法》聯動修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吸引紅籌企業回歸,降低金融行業增值稅等稅負,放寬T+0等交易機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