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分拆同城實業赴港上市:即時配送寡頭陰影下的“攪局”者
6月23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SZ)公告,公司于同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受理序號:211508)。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同城實業提交的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這意味著分拆同城業務赴港上市再迎進展。
物流巨頭順豐控股,除在貨運方面不斷提速外,旗下公司上市的進度也不落下風。
此次擬登陸資本市場的,是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城實業”)。
日前披露的信息來看,順豐控股將分拆旗下的同城實業赴港IPO。
自2019年成立迄今,同城實業已陸續著手相關籌備。尤其今年年初新增17位股東,以及3月中旬順豐控股借增資實現對同城實業的幾乎絕對控股,被視為上市步伐加速的跡象。
雖說在市場逐漸熱衷以分拆方式上市之際,市場對同城實業此舉并不意外,但依然擋不住其成為熱點。
一方面,順豐控股作為A股體量最大的物流巨頭,其市值甚至超越行業其他多只股票之和。
另一方面,不久前才予以分拆的順豐房托(02191.HK)已登陸港交所,成為香港房地產信托基金市場首個物流REIT,也是物流快遞企業首吃螃蟹者。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的動作還不止于此。稍早前,其已披露擬部分要約收購嘉里物流(00636.HK)。
而隨著此次同城實業赴港上市的推進,順豐控股的資本版圖及業務版圖也將再度拓展。
物流巨頭順豐控股,除在貨運方面不斷提速外,旗下公司上市的進度也不落下風。-視覺中國
加大同城業務布局
歷經多輪補貼大戰后,快遞業的戰火在即時配送領域也燒得正旺。
即時配送服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前景廣闊。對順豐來說,這是一塊亟待拓寬的領域。
2019年,順豐在同城即時配送領域建立了新的業務實體——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至2020年底,同城實業已形成涵蓋餐飲、商超、生鮮、服裝、醫藥,以及3C數碼、辦公急件等全場景的配送體系。合作品牌數同比增長超300%,服務超過30萬商家和1億個人用戶,全國網絡覆蓋已突破500城。
由此帶來的業績是,同城實業業務去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31.46億元,同比增長61.17%,高于行業增速。
不過,同城實業的凈利潤依然乏力。
截至2020年底,同城實業虧損7.6億元;今年一季度再虧2.1億元。
這也意味著,15個月時間虧損近10億元。
即便如此,順豐對同城業務的青睞也未受影響,反而加大布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為加速最后一公里戰略的實施,加固競爭壁壘,今年3月,順豐控股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同城實業進行增資。
參考同城實業2020年12月完成B輪融資的投前估值90億元,經過雙方協商并獲得同城實業其他股東同意,泰森控股本次增資的投前估值也確定為90億元人民幣。同城實業其他股東未參與新增股份認購。
增資4.09億元后,通過全資子公司泰森控股的間接控股,順豐控股合計可控制同城實業的66.76%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順豐控股披露稱,同城實業是其在即時物流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本次增資為同城實業提供戰略性資金支持,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
同時,增資完成后順豐控股對同城實業的持股比例上升,鞏固了控制權。該公司認為,這有助于獲得同城實業未來高速成長和運營效率提升所帶來的長期收益,也為后續同城實業融資等資本運作留出空間。
本次增資,也被外界視為同城實業沖刺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鋪墊。
三個月后,市場的猜測得到印證。
順豐控股官宣,公司擬分拆控股子公司同城實業赴港交所主板上市,為的是拓展公司多元化融資渠道,搭建同城實業的國際資本運作平臺等。
其稱,分拆上市后,同城實業仍為順豐的控股子公司,不會對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經營構成實質性不利影響,不影響公司獨立上市地位。
行業呈現雙寡頭局面
相較順豐控股整體的大盤子,同城實業的業務體量目前微乎其微。但是,順豐依然將此作為戰略方向之一予以布局。
順豐控股年報中的一些分析,也佐證著對此業務板塊的重視。
該公司管理層認為,即時物流作為本地生活的核心基礎設施,不斷拓展業務邊界,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西南證券研究團隊也曾分析,即時配送物流需求端包括四種場景,分別是外賣服務、B2C零售、代買代送、電商相關的落地配。
西南證券研報測算,預計2025年全國即時配送行業物流總訂單量將達到931億元。屆時外賣市場交易額將達到2.2萬億元、外賣訂單量將達到467億單,生鮮電商產生的即配單量將達到370億單,二者將占據未來即配需求約90%。
確定了賽道的同城實業,兩年來正在加速拓展下沉市場。
目前,其在全國的網絡覆蓋已突破500城,也在持續進行向最后一公里配送、城市供應鏈等物流環節的延展。其希冀實現全時段、全距離、全品類的訂單均衡分布,助力配送效能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同城實業尚在費力開拓網絡之際,先入為主的巨頭們已構筑起較高的市占率圍墻。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即時配送行業處于寡頭壟斷的格局,這些寡頭雖然占據較高份額但盈利水平較低。
“即時配送行業,呈現美團配送與阿里系的點我達、蜂鳥的雙寡頭壟斷格局。美團配送市占率為47.2%,蜂鳥+點我達市占率為20.7%,雙寡頭合計市占率達67.9%。”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報提到,后位玩家中,達達的市占率約為4.1%,同城實業市占率約為1.2%。
長城證券也認為,即時配送市場需求起源于餐飲外賣,外賣龍頭借需求爆發迅速搶占市場,后進入者擴張難度較大。
“目前市場呈寡頭競爭局面,主要競爭者為蜂鳥配送、美團配送、達達,CR3超70%,而同城實業僅以不足5%的份額嘗試突圍。”長城證券研報稱。
一邊是可觀的市場前景,一邊是頗低的市占率,同城實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西南證券研報指出,其產業鏈意義更為重要,也是資本必爭之地。對電商平臺而言,同城業務是面向個人客戶的超級流量入口。對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而言,同城業務則具有面向B端客戶的消費數據積累功能。
“對于順豐這種綜合物流模塊齊備的第三方物流而言,同城配送業務能夠幫助順豐在不介入商流條件下,完成末端消費數據的積累,從而匯聚可以服務B端客戶的大數據體系,或成為未來收入的新增長極。”西南證券研報認為,這是其成為第三方物流科技服務提供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順豐一季度業績不佳
順豐控股此次資本運作吸引市場關注,除赴港IPO之外,也有半年報業績預期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順豐控股業績令人大跌眼鏡。營業收入實現426.2億元,同比增長27%;上年同期凈利潤超9億元,今年則大幅虧損9.89億元。
財報一經披露,股價一字跌停,資金爭相出逃。
如此業績,與上年的年度業績給市場的印象相差甚遠。
2020年,順豐控股實現總營業收入1539.87億元,同比增長37.25%,遠高于17.3%的行業增長率。
順豐控股財報披露,該公司去年的傳統業務增量增收。其中,時效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17%;經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4%,貢獻了超過40%的整體收入增量。
其他業務板塊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合計收入同比增長約51%,貢獻了超過35%的整體收入增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去年順豐控股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國際等新業務板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財報披露,2018年至2020年三年復合增長率達64.5%,占總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28.24%,成為新的增長引擎,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及供應鏈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利潤方面,去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26億元,同比增長26%以上,實現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32億元,同比增長近46%。
順豐控股年報稱,一方面,該公司業務量高速增長,產能利用率提升,規模效益凸顯。另一方面,公司經濟快遞及快運等陸運產品增長迅猛,業務占比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也提到,預期未來各業務板塊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因此在場地升級、自動化設備改造等關鍵資源方面做前置布局。并且,“上述投入短期內會有成本壓力”。
不過,其也表示,伴隨業務量逐步增長、網絡規模擴大,規模效益經歷一定的爬坡期后,在未來逐漸釋放和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也拓展了公司的定位,將致力于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
前段時間的一次業績發布會上,面對投資者的提問,順豐控股董事長、總經理王衛這樣回答:
公司致力于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是我們結合外部行業趨勢,以及自身能力來定位的未來方向。
他稱:“順豐堅持獨立第三方定位,在流量渠道分散化的趨勢下,保持中立、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才能更有效支撐客戶在全渠道運營。同時,未來以單一同質化產品服務客戶是沒有競爭力的,客戶供應鏈痛點和訴求眾多,需要通過產品組合拳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為客戶供應鏈實現更好效益,才是未來發展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