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不降房價的調控那是空調
任志強又在大發謬論,鼓吹說“降價和降溫是兩回事,它不是為了讓房價掉下去,而是抑制投資需求,讓投資需求的人不要去買房子,剩下的人你該買還要買,既然你想讓他買房子,今天買了明天就降,那買的人會怎么樣。”
你說任志強聰明吧,他也確實有點小聰明,就是那種把所有的人都當傻瓜的聰明;你說他愚蠢吧,他又愚蠢到了極點。這次調控主要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遏制樓市投機行為。但是任志強沒有尊重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部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那些買樓的基本都是投資需求,你把這個需求給遏制了,那就沒人買樓了。這是一個常識。這個常識告訴我們,樓市只要降溫了,也就降價了,因為不降價沒人買,也沒人買得起。說降價和降溫是兩回事,那時連市場的基本規律都不懂。
事實上,目前的市場走向也是如此,北京、上海、深圳在國11條頒布后,從5月1日開始執行到現在,成交量一落千丈。上海181個在售樓盤,有近50個沒什么成交量,有32個是靠降價在銷售,綜合平均整體雖然沒有降價,但是,趨勢已經表明,降價的樓盤正在越來越多,一旦超過90個樓盤降價,就是整體性的降價。而超過90個樓盤降價銷售,對上海來說,就是6月份的事。深圳已經出現整體下降,北京的趨勢和上海差不多。所以,降溫是降價的先導,而降價是降溫后的必然。
任志強文理不通導致邏輯混亂,居然還提出了這么一個缺乏起碼常識的問題:“既然你想讓他買房子,今天買了明天就降,那買的人會怎么樣?”這句話問的是誰呢?該不會是在問總理吧?當然總理肯定不會回答這個問題,那我來告訴你,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它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兩種屬性,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所有的商品都不排除有漲價和降價兩種可能,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商品只漲價不降價。你可以像2009年那樣,加大基礎貨幣投放來推動房價上漲,可是,這將導致的后果就是中國經濟的崩潰和社會動蕩。最后,誰來收拾這一地雞毛呢?你任志強肯定沒這個資格。
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不管是采取什么方法,只要遏制了需求,價格就一定下降。所謂調控,包括國11條和其他城市的細則,都是遏制需求,當然主要是遏制投資需求,而投資需求也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大需求,遏制了投資需求,基本上就遏制了整個樓市的需求。而現在樓市的供應量正在增大,目前樓市主要消化的是2008年以前購置住宅用地,盡管還有很多囤地和地王沒有推出產品供應。
從2009年的情況來看,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3190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完成土地開發面積23006萬平方米,下降19.9%。這兩個數據盡管是在下降,但是,相對2010年需求下降的幅度來講,是綽綽有余。因為,2010年1至5月,房地產的銷售下降的幅度至少在30%以上,有的城市下降了50%,相對2009年的供應來講,供過于求的局面五年也不會改變。
2010年1至4月,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9932億元,同比增長36.2%,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資6854億元,同比增長34.0%,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9.0%。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6.4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1.7%;房屋新開工面積4.5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4.1%;房屋竣工面積150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2028萬平方米,增長10.8%。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91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4%,土地購置費1912億元,同比增長66.0%。
以上數據也充分說明,需求在大幅下降的同時,供給卻在拼命增長。你拿什么去漲價?除了商品房,中央政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會完成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中對人民承諾的社會保障住宅的供應計劃,去年完成了32%的投資,今年必須完成全部的投資,后續的保障住宅的供應將會增大。{page_break}
牛刀:五一期間成交量稀少是房價又一個拐點
5月2日,深圳的新房成交量僅為7套,均價跌破2萬元/平方米。5月3日,新房成交1套??赡芎芏嗳瞬恢郎钲诜績r“五一”期間僅成交7套、1套是什么概念,對比2008年8月21日,深圳樓市成交量為5套,隨后幾日分別為12套、18套、9套,從此,深圳炒家和開發商都扛不住,紛紛降價銷售,有的樓盤降價幅度不斷加大,甚至突破了50%。
從趨勢上看,首先是樓市供求關系逆轉。去看樓的人還有,但買樓的不多。而且,房價不降到合理的價位,真正出手的也沒有,市場買賣雙方首先是膠著,然后是轉換,再就是走向買方市場,房價開始大幅下挫。這個過程,一般為1—3個月。
其次,賣方市場開始打破觀望。這個觀望的心態是被央行冷不丁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打破的,由央行向市場發出信號:別撐了,快降價吧,撐也撐不住的。
所以,“五一”期間成交量稀少是中國房價拐來拐去的又一個拐點。
牛刀:房價大跌趨勢明朗 或一瀉千里
沒人知道,他們將面臨的是什么?但是,冥冥之中他們抱定一個宗旨,那就是房價下降了不怕,地方政府都要靠土地賣錢,中央政府現在盡管只談綠色GDP但總要GDP。所以,房價降30%以后,將會迎來又一輪暴漲。不錯,這就是中國樓市投機炒家的典型心態??墒?,可能嗎?
在上海,所有參加房展的開發商都在自嘲:今年是一個最不低碳的房展。之所以最不低碳,無疑是指成本很高而收益很小,因為今年開發商都有了一個時髦的名詞叫低碳,所以才把本次房展叫低碳房展。展會結束后,新聞媒體也沒有像往年那樣大張旗鼓地報道,而今年只有一個字:慘!
去年是開發商不降價,今年是看房人不談價。只是去看看,不準備買。許多網絡在做調查時,凡問道你認為今年房價會降嗎?基本上都是紅柱沖天,直指70%,一個字:會。再問道你今年會買房嗎?同樣紅柱沖天,直指70%,兩個字:不買。還有的問,你認為今年房價會跌多少?三個選項:10%,30%,50%,結果是,回答會降50%的占80%。
一線城市大勢已定,絕對不是什么降價30%的問題,趨勢上看,首先是樓市供求關系逆轉的問題。市場正在強勢修補被投機炒作嚴重扭曲的價值形態,力促房價回歸到應有的價位。所以,去看樓的人還是有,但買樓的不多。而且,房價不降到合理的價位,真正出手的也沒有,市場買賣雙方首先是膠著,然后是轉換,再是走向買方市場,房價開始大幅下挫。這個過程,一般為一到三個月。
其次,賣方市場開始打破觀望。這個觀望的心態是被央行冷不丁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打破的,這是無聲的招呼,由央行向市場發出信號:別撐了,快降價吧,撐也撐不住的。為什么撐不住呢?因為原先的購買主要是流動的貨幣造成的,現在央行要一點一點回收了,這種回收對開發商和炒房客來講,宛如鈍刀子割肉,開發商自己說是溫水煮青蛙,其實是鈍刀子割肉,開始不覺痛,見血就痛了。
第三,房價在暴漲時是脫韁的野馬,令人難以馴服;房價在下跌時是奔騰的瀑布,一瀉千里,蔚為壯觀。這種趨勢是擋不住的。這個不是慣性,而是勢態,認準這種勢態是非常重要的,他將避免很多人的財富被洪水沖走,于是,匯聚成巨大的力量。用行話來說,叫作炒家拋盤將噴涌而出。后面還有巨大的推力,那就是加息、物業稅、保障型住宅供應量的增大。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五一期間成交量的稀少,這是中國房價拐來拐去的又一個拐點,這一次拐了就不是什么W型或V型,而是L型,那下面一橫要持續很長時間。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很難說,我認為是十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