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已是強弩之末易跌難漲?
6月中旬,鄭棉主力合約沖擊前期高點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棉花現貨價格繼續攀升,期貨與現貨出現了價格背離。一方面高等級棉的供需偏緊為期價提供持續支撐,另一方面政府調控棉價的措施或預期將持續打壓鄭棉做多的氛圍,鄭棉如強弩之末,易跌難漲。
6月中旬,鄭棉主力合約沖擊前期高點無功而返,1101合約連續三日收陰,表現已如強弩之末,上漲乏力。與此同時,棉花現貨價格則繼續攀升,22日代表內地標準級棉均價的CNCotton B 指數為17910元/噸,較端午節前漲287元/噸,漲幅1.6%。現貨的不斷走高與期貨行情出現了背離。
國際棉市利空來襲
近期國際棉市利空消息不斷。首先是近期美棉出口簽約量低于市場預期。6月17日,USDA公布了6月4日—10日的美國棉花出口報告,當周裝運日期在2009/2010年度的美國陸地棉凈出口簽約量為6.66萬噸,這一結果較前一周減少了53%,較前四周均值減少了11%,大大低于市場預期。其次,6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將從2010年10月1日起全面解除其棉花出口限制,包括出口數量和3%的出口關稅。非官方預計2010/2011年度印度棉花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達544萬噸,這將使新年度的出口供應量大大增加。最后,近日美國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美國主要棉產區的降水將有利棉花生長,同時印度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印度的季風雨量同樣利好棉花生長。另外從技術面看,16日美棉12月合約上沖80美分未果,之后放量下跌,開始掉頭向下。
國家調控高棉價預期增強
端午節后,“拋儲”傳聞不絕于耳。不論傳聞是否屬實,政府對當前高漲的棉價的密切關注已不容置疑。在當前的高棉價時代,大型紡織企業或能應對,但資金實力相對不足的中小型紡織企業則苦不堪言。筆者認為,政府出于保護紡織產業的目的,不會放任國內棉價飛漲。當前由于國內棉花供給趨于緊張,棉商看好后市,有棉花資源的企業捂棉惜售情緒濃厚。國家可能出臺調控措施的傳聞即便不能給現貨的“惜售”降溫,紡織企業的采購也已趨于謹慎,棉花期貨市場上做多的氛圍同樣已受到較大影響。政府對棉價的關注與調控是目前影響鄭棉的重要因素。
人民幣匯改增添變數
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此前有紡織行業人士表示,人民幣每升值一個百分點,紡織行業的凈利潤就將下降1一個百分點,當前紡織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5%,人民幣升值被比喻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客觀地講,人民幣匯改的重啟是一個中性的預案,不等同于人民幣的升值,但這給中國紡織品的出口形勢增添了一些變數。
國內棉花工業庫存增加
為了應對棉花價格的快速上揚,保證后期用棉,不少紡織企業在5月份加大了采購力度,已補充庫存。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2010年6月初,全國棉花工業庫存水平有所提高。截至6月7日,抽樣調查的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月39.6天,環比增加3.1%,同比增加36.8%,比近三年平均庫存增加8.3%。隨著階段性補庫的完成,紡織企業采購原料的積極性減弱。采購意向調查顯示,準備采購棉花的企業比例由5月份的77%降低至6月份的68%,持觀望態度的比例由5月份的23%提高到6月份的30%。
綜上,筆者認為,當前棉市依然是多空消息并存,新棉上市之前高等級棉供需緊張的局勢不太可能有所改變,這將為棉花現貨價格構成持續的支撐。但期市難以突破前期高點,因為政府調控棉價的措施或預期作為當前影響鄭棉行情的關鍵因素,將持續打壓鄭棉做多的氛圍,鄭棉已是強弩之末,易跌難漲,遠月合約下方空間比近月合約更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