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股市中的“防震錦囊”
事實上,中國跌幅超過 50%,2次超過70%,損失最慘重的一次下跌接近80%。下面介紹五種股市中的"防震錦囊",幫助股民有效的投資。
股市防震錦囊一:閑錢投資最關鍵
任何投資者都應該知道炒股要拿閑錢。因為一旦股市暴跌,股票套牢,投資者如果拿著"養命錢"進入股市的話,將陷入兩難境地:割肉拋出,心中總有不甘;捂住不賣,生活就受影響。如果是借錢炒股的話,其危險之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在過去兩年大牛市中,許多人被賺錢效應所蒙蔽,總希望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投入股市,讓資金發揮最大威力。尤其是在牛市邏輯的引導下,許多投資者在去年 10月股市見頂以后,依然在一路跌一路買,然而卻總是"抄底抄上天花板",從6000點一路追到3000點,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深套其中,難以自拔。如果這一路上不是用閑錢抄底的話,那這些人現在的日子一定過得相當郁悶。
盡管如今股市已經跌破了3000點,相比于6000點而言,投資風險小了許多,但我們要知道,"市場先生"總是喜怒無常,股價總是在過高和過低之間循環。在如今熊市已經基本確立的情況下,任何上漲都是一種反彈,而不是反轉。所以今年下半年,指數依然會繼續沿趨勢向下突破尋求支撐。而在這個尋底的過程,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兩三年,甚至更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做好在股市里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而要打贏這場"戰爭",就必須要靠閑錢"沖鋒陷陣",因為只有閑錢才能不畏懼資金的長期"凍結",才能作為長期投資的資金,才能在前方(股市)激戰正酣的時候,使后方(日常生活)依然保持穩定。
股市防震錦囊二:及時止損控倉位
在這場股市"持久戰"中,我們除了要用閑錢投資來保持"后方穩定"外,還要保證有足夠的"彈藥"儲備。
在此,我們可以借鑒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著的《論持久戰》的理念。毛澤東認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軍不能與敵人死磕陣地戰,而要遵循"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種游擊戰的作戰方式。這樣既可以牽制敵人,更可以保存自己的實力,以待敵我力量對比發生逆轉的時候(1945年)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大反攻。
如今的股票市場整體上也呈現出空方(敵方)強大,多方(我方)弱小的態勢,跌多漲少,賺錢不易。所以投資者決不能盲目看多追漲,和強大的空方力量硬碰硬(陣地戰),而要更加靈活,反彈就出貨(敵進我退),下跌就買入(敵退我進),震蕩的時候就觀望(敵駐我擾),而等到暴跌見底,市場徹底絕望的時候就大舉買入(敵疲我打)!
而要在最后時刻能夠做到"敵疲我打",就必須要在敵人實力還很強大的時候保持住自己手上的籌碼(彈藥)。而要籌集足夠多的反攻籌碼,一是要控制倉位,萬萬不能全倉殺入,二是要能夠及時止損,把過去在高位買入的現在已不再看好的" 劣質股票"趁著反彈的機會沖高出貨,決不手軟。只有抱著這種"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才能在下一波牛市來臨的時候(大反攻),獲得更大的勝利!{page_break}
股市防震錦囊三:長期定投要堅持
如今,基金定投理念正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所謂基金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有關銷售機構(如銀行)約定每期的扣款時間、扣款金額及扣款方式,由銷售機構在約定的扣款日從投資者指定銀行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和基金的申購。由于這種方法每次投入的金額一般較小,投資者可以通過一次約定,就能讓錢長期自動地工作,因此又被稱為"懶人投資法"。
然而在股市連續暴跌后,許多去年才開始嘗試基金定投的投資者如今開始猶豫了--自己的賬戶資產天天都在縮水,是不是還要繼續這樣投資呢?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定投的原理是什么。
基金定投因為時間跨度長,每次投資金額小,所以時間復利收益分散了基金凈值起伏的短期風險,當投資期限拉長到一定時間后,就能有效減少市場短線波動對投資回報的影響,為我們獲得可觀的低風險收益。
說的通俗點,就是當基金凈值上漲時,我們買到的基金份額較少;當凈值下跌時,買到的份額則較多。這樣一來,"上漲買少、下跌買多",長期下來就可以有效攤低投資成本,而基金凈值長期看必然是上漲的,所以熊市我們買到的廉價基金份額越多,牛市里賺到的錢也就越多,而且投資者也不必為選擇合適的投資時機而勞神費力。
統計表明,美國過去80年間股票市場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15%。假如每月拿出300元用于定投,以年平均收益率15%計算,一直堅持30年,這筆錢將會達到168萬元!
搞清楚了基金定投之所以能賺錢的原因,我們就應該發現,基金定投應該越跌越買,跌得越厲害,我們應該買得越多。所以說,熊市里定投其實要比牛市里定投更劃算(甚至在牛市中可以停止定投)。同樣的道理,基金定投劃算,股票定投也一樣劃算,雖然股票定投沒有基金定投那么方便,但長期定期定額買入優質的股票,一樣可以在未來的牛市中賺得盆滿缽滿,甚至獲得比基金定投更高的收益。
最后要注意的是,要想讓定投的威力充分發揮,就必須要有足夠長的投資期限,所以投資者現在千萬不能輕易放棄定投。其實投資的秘訣很簡單,無非是選擇正確的道路,并且一直走下去。只是許多人雖然知道路在哪里,卻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半途而廢。其實投資理財我們也應該向"一根筋"許三多學習,"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股市防震錦囊四:被動投資最安心
在過去兩年的牛市中,許多投資者都發現一個問題:只賺指數不賺錢。一邊是指數噌噌噌往上躥,一邊是自己手上的股票卻紋絲不動。那么有沒有辦法來規避這種大盤漲,自己手中的個股不漲的風險呢?
方法當然有,那就是投資指數基金。
然而有人可能要反駁,最近股市連續大跌,指數基金更是所有基金中跌得最慘的一種,現在去買指數基金不是明擺著往旺火坑里跳嗎?
事實上,機會總是在人們不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出現,或者說,機會總是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出現--正是因為指數基金無論在牛市還是熊市中始終滿倉操作,所以熊市里跌起來最慘,牛市里漲起來也最高。這種在牛熊市之間,基金凈值的巨大落差不正好為我們的投資提供了最好的獲利機會嗎?
更重要的是,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因為避免人為主動選股(無論是股民自己選股還是委托基金經理選股)帶來的非系統性投資風險。因為是人就有弱點,就會受到貪婪和恐慌情緒的非理性影響而犯錯誤,因此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可能抓住市場每一次上漲的機會,躲過市場每一次下跌的風險。
從附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上證指數誕生以來的18里,A股已經走過了7個牛熊交替,但每次牛市的高點都會超過前一次牛市的高點,而每次熊市的低點一般也會高于上一次熊市的低點。由此可以證明,股票市場作為宏觀經濟晴雨表,只要宏觀經濟依然在向前走,股票指數也就一定會呈現出曲折向上的發展態勢。長期看,"踏空"的幾率總是會大于"逃頂"的幾率。而只要還有下一輪的牛市,那么既不會"踏空",也不主動"逃頂"的指數基金就一定能夠分享到指數上漲所帶來的收益。因此投資者于其在弱市中精挑細選個股,弄得自己殫精竭慮,還不如輕輕松松投資指數基金,"任爾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當然,在熊市中,股市向下突破的可能性要多于向上突破,所以在熊市尚未明顯見底的時候買入指數基金很有可能會在短期甚至中期內形成相當刺眼的賬面虧損,但只要是拿閑錢投資,我們就能"耗得起",只要堅持定期定投,指數基金依然會把我們帶向這場持久戰的勝利彼岸!
股市防震錦囊五:主動投資抓熱點
當然,如果投資者還希望通過主動選股來獲得超額收益的話,就必須要抓住當前的投資熱點。
首先是資產重組。這是永恒的題材。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央企重組的步伐已露出加速的跡象,電信重組的速度超出預期,上海本地股的反復活躍都將給股市注入新的活力,這些都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第二是高油價下的投資機會。雖然由于國內的價格管制導致石化雙雄的業績增長受阻,但同屬能源板塊的國內煤炭價格的水漲船高卻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投資機會。尤其是在國際油價再創歷史新高的環境下,無疑會讓人們重新審視煤炭股的價值。因此對于富煤貧油的中國來講,煤炭做為石油的替代能源,值得長期看好。另外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可再生替代能源更是值得長期看好和深入挖掘。
第三是通脹下的消費題材。在最近市場的大跌中,我們可以發現商業零售和食品飲料等板塊整體表現相對抗跌。事實上,通貨膨脹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負面影響,相比之下,周期性較弱,且剛性需求較大的食品等消費類行業股票,或許是在通脹環境下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板塊。
總之,面對股市"地震",我們無法逃避,也無需過度恐慌,只有堅持正確的投資思路,并加上足夠的耐心,我們終將能夠在股市的"震后重建"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