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稱中國仍需加強出口產品監管
美國監管執行力度仍然迫在眉睫。 特南鮑姆在美國使館舉行的一個小型媒體采訪會上展示了相關的數據: 2008年美國針對中國產品的“召回”事件共有346起,占當年美國“召回”總數的61%左右;而去年,該數字下降為220起,占總數的51%左右。作為多次“召回”事件主角的兒童玩具,2008年共召回了172起,包括19起因鉛超標造成的召回;而去年這個數字僅為44起,而其中只有3起是因為鉛超標。 “我們看到中國在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取得了有非常大的進步,” 特南鮑姆說,“我認為在兒童產品方面取得這個進步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以后,我們要求中國出口產品必須取得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質檢證明才能出口。” 2008年,美國政府頒布了《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以保證美國進口的消費品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該法案對某些兒童產品實行強制性第三方檢測,一旦被調查,該產品可能被禁止進口,甚至最終導致出口商失去美國市場的份額。 特南鮑姆表示美國希望采取預防為基礎的方式而不是“召回”來提高進口產品質量和保證消費者安全。 為此,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本月在中國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和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地方政府以及相關企業建立密切的聯系。 “在中國設專門辦公室和消費品安全方面的專家是歷史上第一次,在世界其它地區沒有先例,” 特南鮑姆說。“因為中國產品的重要性,我們多年以來就想建立這樣一個辦公室,但是以前一直沒有找到經費來源。有了這個辦公室,中國的企業隨時都能咨詢美國到底有什么樣的標準,而且也讓國家質檢總局和我們保持更直接的聯系。” 據負責該辦公室的參贊何杰福(Jeff Hilsgen)介紹,他的主要工作是和中國質監局保持密切溝通,掌握資源,并且下到省里去,和當地的部門合作,把美方的實踐標準落實下去。除了中國以外,他的工作領域也覆蓋亞太其它國家,如越南,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特南鮑姆說這個小組的工作并不包括在中國發放質檢證明。在北京做簡短的訪問后,特南鮑姆一行將去香港參加玩具會展,簽訂關于信息的交流方面的備忘錄,以及在澳大利亞簽訂相關諒解備忘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