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征地拆遷糾紛優先啟動行政調解 化解民告官
本報訊 (記者楊華云)行政機關與公民的拆遷、社保等爭議及交通損害賠償等民事糾紛,有望優先調解。近日,北京出臺文件強化行政調解,化解民告官。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進一步加強行政調解工作的意見。該意見認為,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等工作的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面臨新問題,因此要運用調解化解矛盾。該意見確定兩類重點采用調解的糾紛,一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爭議,比如征地拆遷、社保等行政爭議。第二類是與行政管理有關聯的民事糾紛,比如交通損害賠償、醫療衛生、消費維權、物業管理、勞動爭議等。
對于第一類爭議,意見提出在行政復議程序中優先調解,并要求各級機關配合復議機構的調解。由于目前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訴訟不許調解,該意見針對行政訴訟提出協調的方式,要求行政機關配合法院協調,對于法院指出的問題,應核實后主動改正,如果行政行為被訴可能引發重大糾紛,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對于第二類民事糾紛,意見要求行政機關要在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優先調解,促成各方達成協議,不能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依法裁決,并告知當事人救濟權利和途徑。
意見指出,對于不積極配合行政調解、不能及時化解糾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予以問責。
兩類糾紛解決渠道
第一類
行政爭議:比如土地征收、城鎮房屋拆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治安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爭議。
解決方法:在行政復議程序中要優先調解,并要求各級行政機關要配合復議機構的調解工作。
第二類
民事糾紛:比如交通損害賠償、醫療衛生、消費者權益保護、物業管理、勞動爭議等。
解決方法:行政機關要在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優先調解,促成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不能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依法裁決,并告知當事人救濟權利和途徑。
■ 專家觀點
1 避免強制調解
曾參與該意見起草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莫于川表示,在社會矛盾凸顯的轉型期,行政調解以其專業性和靈活性、快捷性的優勢,在調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他也提醒,在實施中要注意不要將主動調解演變為強制調解,行政機關主動進行調解并不意味著行政調解的必然啟動,如果任何一方明確表示不同意調解,行政機關不能單方啟動調解程序。
2 防止濫用權力
莫于川說,此外,還要防止行政機關通過行政調解濫用其強勢地位進行變相強制。行政調解是由行政機關主持或主導的,以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為依據,主要以民事糾紛和行政爭議為對象,通過說服勸導等方法,促使各方當事人平等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協議,消除矛盾的一種糾紛解決機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