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市場挑戰人民幣匯率定價權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人民幣在貨幣衍生品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升。
昨日,新加坡交易所首試新的人民幣期貨合約,并在上市首日受到了熱捧。而此前,中國香港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也已經看到了人民幣貨幣衍生品的機會,并相繼推出以人民幣為交易標的的衍生品。不過,中國內地金融市場依然缺乏人民幣外匯衍生品。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這樣的離岸外匯市場已經開始挑戰人民幣匯率定價權。與其他衍生品相比,人民幣貨幣期貨主要是為了方便投資者和機構更好地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尤其是內地企業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而今年上半年,703家上市公司出現匯兌損失,損失金額達116.72億元。
人民幣貨幣衍生品的機遇
央行副行長胡曉煉近日表示,隨著人民幣“走出去”規模不斷擴大,國際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對人民幣的興趣日益濃厚,開始將人民幣業務和產品視為自身市場發展和鞏固自身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機遇。
據了解,新加坡交易所已經在其新亞洲外匯期貨合約中增加人民幣(美元/離岸人民幣、人民幣/美元)、日元(美元/日元)和泰銖(泰銖/美元)產品,以進一步豐富其外匯產品組合,這些新亞洲外匯合約已從今年10月20日起開始交易,中國銀行成為新加坡交易所人民幣期貨的首家做市商。
新交所首席執行官麥尼思·博可認為,新加坡交易所人民幣期貨的推出擴大了新加坡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的范圍,并將進一步促進新加坡人民幣存款池的擴大和利用。
此外,據記者了解,為便于提高人民幣計價產品的結算效率,新加坡交易所將把人民幣現金抵押加入到其許可保證金抵押名單(G5貨幣)中,這使得人民幣能夠用于新交所衍生品清算有限公司維持的所有未平倉頭寸,并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在流動性和抵押管理活動中的使用。
實際上,作為亞洲人民幣離岸市場之一的新加坡并不是第一個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的市場。早在2012年,中國港交所就已經推出了人民幣貨幣期貨,港交所的人民幣貨幣期貨從2012年9月起上市交易,也是全球首只可交收人民幣貨幣期貨,每份合約金額為10萬美元,每張合約保證金約為8000元人民幣。今年4月7日,港交所為人民幣期貨增加收市后交易(即“夜盤交易”)。
據港交所數據,今年前9個月,其人民幣貨幣期貨成交量為151700張合約,較去年前9月11580張合約的成交量增長54%。
在2012年9月港交所推出人民幣期貨半年后,2013年2月25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集團)正式開始交易可交割離岸人民幣期貨,其人民幣期貨品種可分為標準期貨合約和電子微型期貨合約兩種合約,合約規模分別為10萬美元和1萬美元,兩種合約均為在香港實物交割人民幣。
內地急需人民幣外匯期貨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和結算的規模在逐漸增大,同時也加大了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幅度,對于企業而言,匯率波動必然帶來避險需求。
央行數據顯示,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2009年只有35.8億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已超過4.8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我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人民幣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貨物貿易進出口的人民幣結算比重則超過15%。
當前內地金融期貨市場僅有一個利率期貨產品和一個股指期貨產品,分別是5年期國債期貨和滬深300股指期貨,尚無匯率類期貨產品。
此前,新“國九條”在“推進期貨市場建設”中明確提出,配合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適應資本市場風險管理需要,平穩有序地發展金融衍生產品。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近日也宣布,將于10月29日面向全市場開展歐元對美元、澳元對美元期貨仿真交易。
據記者了解,歐元對美元、澳元對美元等期貨是國際上成熟的外匯期貨品種。中金所認為,當前我國實體經濟既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也面臨歐元對美元、澳元對美元波動風險。上市交叉匯率期貨有利于企業規避非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穩定企業投入產出預期,促進貿易穩定增長,也有利于滿足居民外匯投資需求。
事實上,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已經納入了中金所的未來發展規劃。中金所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多種金融衍生品,包括權益類、利率類和外匯類。中金所董事長張慎峰此前稱,匯率類產品方面,中金所將抓住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加快以及上海自貿區的機遇,適時推出交叉匯率期貨和人民幣外匯匯率期貨、期權,最終建立起權益類、利率類、外匯類期貨與期權等三大完整的產品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