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ck0wi"><source id="ck0wi"></source></abbr>
    <li id="ck0wi"></li>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button id="ck0wi"><input id="ck0wi"></input></button>
  • <abbr id="ck0wi"></abbr>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
  • 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錢從哪里來?理財成為最大金主

    2015/1/30 13:51:00 來源: 評論(0)23

    理財投資宏觀經濟

      一開始有一位很有名的大佬是這么說的:“不管利率降沒降,只要大家心中的利率降了就行了”,大家聽了都覺得很有道理。但后來有一位大佬不服氣了,說利率下降都是大家自己YY,真實的利率壓根沒怎么降,包括和去年比以及降息以來的很多利率都沒有降,大家一聽感覺說的也很有道理。于是就迷惑了,如果只是大家心中的利率降了,而真實的利率還沒降,那到底這利率是降了還是沒降呢?如果利率還沒降,那豈不是跟打仗正起勁的時候,發現后援部隊不見了一樣!后來大家開始找新的邏輯,比較流行的包括國家市值管理,意思是新政府要做大資本市場,發展股市是去杠桿的最佳方式。還有比較流行的大媽理論,中國大媽太強大,蜂擁入市把股市給買飛了,所以風太大,把豬和大象都吹起來了,要研究風。問題是咱么普通老百姓離政府比較遠,領導們想啥咱們也不能第一時間知道,而大媽們的行為波動很大,風又很難預測。

      那么,到底資本市場是被誰買起來的呢?如果我們把大媽的行為放在一邊,只研究金融機構的話,可以發現這一輪的行情跟傳統的金融機構沒什么關系。

      傳統上資本市場的主要金融機構有三類:基金、券商和保險,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三類機構本輪對資本市場的參與度都比較有限。首先看基金,目前公募基金的業績非常好,而且是連續兩年很好,因為13年創業板漲了一倍,14年主板又漲了50%,而且14年債券基金的平均漲幅也超過了20%,但是股基和債基的規模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大的變化。而券商在過去幾輪牛市中曾經通過委托理財、自營等方式入市,但經過歷次熊市的慘痛教訓,目前券商的自營業務均以債券為主,而券商資產管理蓬勃發展的主要支撐是通道業務,真正主動管理的資產規模非常有限。而保險公司本輪真正加大力度配置的是非標類資產,對債券和股票的配置并沒有顯著提升,只有安邦等少數幾家有個性的保險公司除外。

      因此,在我們看來,14年真正改變資本市場的金融機構是銀行理財。大家回憶一下,互聯網理財的崛起是在13年,當時各種理財寶的崛起對銀行存款形成了巨大的挑戰,余額寶一夜之間成為了第一大基金。然而在14年下半年以來余額寶的規模就停止了增長,源于銀行開始反擊。大家在使用寶寶類貨基時,會發現開始出現各種不便,從銀行轉賬有限額,贖回也有限額,申購和贖回有等待期等。所有這些細節在平時可能無所謂,但遇到放假的時候影響特別大。我自己最開始也是買貨幣基金,后來有一次遇到10.1放假,我們知道很多公司發錢通常都在放假之前的最后一天,而這筆錢到賬以后基本什么都買不了,我當時還提前了一天認購貨幣基金,結果被銀行電話通知說認購失敗,因為貨幣基金需要提前兩天認購才能起息。后來銀行服務人員跟我說不用著急,就買他們的理財產品好了,我一開始還不相信,怎么可能有理財產品可以隨時申購呢,后來還真買到了,名字叫做一天型理財產品,隨時起息、隨時贖回,而且沒有任何限制,只是要求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操作,但這一點約束基本可以忽略,這不就是活期存款嗎?而它提供的收益率和貨幣基金幾乎一模一樣。在移動互聯app普及的年代,基本上只要動動手就可以把活期存款轉成這種活期型理財產品。而如果大家買過1個月或者3個月理財產品,也可以發現其收益率幾乎都可以兌現,而且遠遠高于同期限的存款利率,這么好的用戶體驗之下,存款還有什么理由存在呢?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在14年3季度的銀行體系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存款凈減少,而14年下半年的存款幾乎沒有增長,14年全年新增的9萬億存款幾乎全在上半年,而這個數要比去年全年減少了3萬億。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4年的銀行理財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幾乎每個季度的新增量都在2萬億左右規模,14年年初的銀行理財余額在10萬億,年底差不多在17到18萬億。

      我們可以把銀行理財看做是一種新的存款,其對于傳統存款的替代遵循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我們知道一個新產品出現之后有四個發展期,分別是普及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13年年底的時候整個存款規模是100萬億,而理財規模是10萬億,比值達到10%,意味著銀行理財對存款的替代已經從普及期到了成長期,因而14年的爆炸式增長絕非偶然,而只要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依然遠高于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未來銀行理財的規模依然會持續快速增長,理財正在消滅存款。

      而銀行理財的出現歷史性地改變了居民儲蓄的投向。過去在存款為王的模式下,居民的儲蓄主要投向了存款,而銀行使用存款的90%左右投向貸款,還有大約10%左右購買債券,因而以往居民儲蓄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非常間接的,需要通過貸款-經濟渠道去傳導,亦即通過銀行大量發放貸款,刺激經濟和企業盈利回升,然后影響利率和資本市場表現。

      但在銀行理財出現以后,約束銀行理財投資范圍的最重要的是最著名的8號文,它規定銀行理財投資在非標類資產的比重不得超過35%,而所謂的非標就是各種包裝后的貸款,而這也意味著銀行理財對于貸款的配置比例遠低于存款模式下的90%,而反過來銀行理財必須把其資產的65%以上配置在標準化的資產,而無論債券還是股票都屬于標準化的資產,而銀行理財通常使用保本策略進行配置,亦即對股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控制在5%-10%以內,而60%左右配置在債券類資產。由此可見銀行理財歷史性地打通了居民儲蓄和資本市場,其對債券的配置比例可以高達50-60%,遠高于存款模式下的10%左右。而其對股票市場的配置也是完全暢通的,可以通過委托管理、杠桿配置或者fof的形式實現,而以往在存款為王的模式下信貸資金是禁止入市的。

      因此,我們只要簡單估算一下,就發現股債雙牛的出現源于供需的失衡。按照目前銀行理財每年10萬億左右的新增規模,以及其對債券類資產60%左右、權益類資產5-10%的配置比重,意味著每年需要配置6萬億左右的債券、5000-10000億的股票,但是14年全年所有債券的凈發行量只有5萬億,股票的ipo加上再融資的總規模也不到5000億,這意味著供需的嚴重失衡,因而必然會導致牛市的出現。

      為什么14年股指的漲幅高達50%,債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20%?我們可以從銀行理財的角度給出一個解釋。在14年年初的時候,銀行理財的投資有三種選擇:可以買非標,可以買債券,也可以買股票。但在14年的情況是監管加強以后買不到非標了,因而銀行理財首先購買的是債券,在14年初開始債券牛市就出現了,到14年10月份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奇觀,市場上幾乎找不到6%收益率以上的債券了,包括垃圾債。也正是從10月份開始,我們知道銀行理財開始購買優先股、包括中石化混改的股權、以及通過委托和配資的方式進入到普通股市場,因為當時很多藍籌股的分紅收益率都還在6%以上。

      而經過這一波大掃蕩下來,幾乎所有6%以上分紅收益率的資產,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都被消滅了。因此我們可以從資產端的角度來理解這一輪行情:在14年初的時候各類資產的平均收益率都在9%左右,到了14年年底降到了6%,下降幅度平均在3%。對于債券類資產而言,由于中國發行的債券平均期限在5年左右,乘下來就是15%的資本利得,再加上票息之后,全年收益率就在20%左右。而對于股票而言,這一輪行情和企業盈利沒有任何關系,12月工業企業盈利暴跌8%創下歷史新低,因而這一輪行情完全是估值修復的故事,由于分紅收益率從9%下降到6%,而股票可以看做是一個無限期的債券,因而用9%除以6%就是50%的估值漲幅。

      而按照銀行理財擴張的邏輯進行推演,我們可以發現股債雙牛的行情不會結束。很多人在討論15年的時候說會出現大類資產輪動,會從債券牛市切換到股票牛市,而在我看來本輪根本不存在大類資產輪動,因為以往的大類資產輪動出現的原因是經濟復蘇、利率上升,所以債券走熊、股票走牛,而本輪行情的核心是銀行理財的擴張正在消滅一切高收益的資產,在這一點上股債上漲的邏輯是一樣的。

      對于銀行理財而言,它依然愿意去購買目前6%左右收益率的資產,因為扣除費用之后還能夠給客戶提供5%的收益率,還可以吸引存款客戶。這也就意味著銀行理財的規模還會繼續擴張,它還會繼續消滅目前6%左右收益率的資產。因此我們認為中國高利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年度利率策略報告的名字就是《當高利率已成往事》。

      但是與14年相比,15年資本市場的預期收益率一定會大幅下降,原因在于基礎資產收益率出現了大幅下降。14年股債大牛市的背后是基礎資產收益率從9%下降到6%,而15年我們頂多能指望基礎資產收益率從6%下降到5%,因為銀行還要5%來給客戶提供4%以上的收益率,因此這意味著對于債券類資產而言,15年的利率下行幅度頂多是100bp,乘以5年的久期再加上票息,15年債券基金收益率達到10%就非常優秀了。而對于權益類資產而言,由于沒有盈利上升,分紅收益率從6%下降到5%的話意味著估值提升的空間頂多是20%,和14年的50%完全沒法比了。因此我們認為股債雙牛的行情會延續,但是會從14年的股債快牛變成股債慢牛。

      許多人對于銀行理財的發展有質疑,但在我們看來這屬于中國式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在國外利率市場化一般是存量存款利率市場化,直接放開存款

    責任編輯:金媛媛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跟帖0
    參與0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

    相關閱讀

    專訪紫金投資萬舜:存量優化時代,做政策賦能下的市場化引導基金

    專家時評
    |
    2020/11/21 9:40:00
    0

    RCEP簽署官宣“72小時”:189條投資者留言涌向上市公司

    國際標準
    |
    2020/11/21 1:56:00
    0

    RCEP簽署官宣“72小時”:189條投資者留言涌向上市公司

    面料輔料
    |
    2020/11/21 1:53:00
    1

    淘寶頭部主播薇婭與丈夫參與投資設立新公司

    創業之路
    |
    2020/11/17 11:53:00
    5

    “零碳中國”愿景解鎖70萬億級市場 七大行業或迎來投資風口

    財經專題
    |
    2020/11/17 11:33:00
    12

    記者觀察丨投資人眼中的極飛:“農業+AI” 未來農業科技的想象空間巨大

    技術推廣
    |
    2020/11/17 11:29:00
    7

    對話丨王慶:A股“價值投資”的新信號與新邏輯

    專家時評
    |
    2020/11/14 14:25:00
    19

    字節跳動發起教育行業“全面戰爭”:AI產品押重注 能否擺脫BAT投資教育的失敗魔咒?

    其它
    |
    2020/11/6 13:32:00
    13

    專題推薦

    閱讀下一篇

    貨幣政策:央媽放水被掰彎了

    14年11月降息以來,股市應聲暴漲。因此現在資本市場對降息降準充滿了期待,恨不得每周末都能降息降準,那么放水到底啥時候能再來呢?

    返回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看新聞 手機看新聞
    • 微信公眾號

    • 電話咨詢

    • 0755-32905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天堂mv在线看中文字幕| 动漫小舞被吸乳羞羞漫画在线|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免费的一级片网站| j8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又硬男男| 看免费的黄色片|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一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美女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真乱全集mangent|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香港黄色碟片黄色碟片|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热狗福利ap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p引导下载花季传媒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好紧好大好爽14p|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成人www| 日本a∨在线播放高清|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