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熱點輪動帶來的機會與風險
A股26只百元股,有23家是網絡股,這23家網絡股的平均市盈率240倍,業績平均增速不到20%,有7家年報或一季報業績下滑,還有1家虧損!此外,還有700多家上市公司市盈率超過100倍,如果都能用高成長來解釋,那么中國經濟有福了。顯然,企業基本面并非如股價那般美妙。
所以二季度我們要留意創業板可能的崩盤引發大盤的震蕩,目前滬股的量能尚不及去年12月9日的天量7934億,相差近400億,3月25日半天的量也就3671億,和深市的量相當。而3月24日的深市成交量卻是6845億,比上個天量的4731億多出整整2000億的量,創業板當天達到1500億的量,比上個天量放量50%以上。根據價格推算,深市的創業板市盈率估計破100倍,中小板估計破70倍,而當年6124點時,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僅為71倍。
本周四創業板的一些龍頭股出現突然跌停現象值得重視,主流資金已開始對創業板產生分歧,行情或進入高位震蕩狀態,雖然后市仍有慣性,可以參考去年12月9日以后的券商行情走勢。
二季度我們可以將投資的重心轉向價值股層面。首先,消費板塊受經濟下滑與“三公”影響已低迷兩年了,如今許多先行指標呈現復蘇態勢,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落腳點在消費。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國際上,消費股始終是高收益的代表,這與其本身特性密不可分。實際上,消費領域已開始蠢蠢欲動,基本面數據持續好轉,市場熱點正在切換,二季度乃至下半年,消費股有望逐步接替網絡股進入主升大浪,現在正處于消費股切換期。
歷史上,每一輪牛市可以沒有科技、沒有有色、沒有金融,但惟獨不能沒有消費,消費是產業鏈的末端,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全民炒股,消費品最易接觸,也最易激發投資信心與熱情,消費股的主升浪一般都在牛市的中期,并一直延續到末期,牛市中期過后,市場將很難找到PE在50倍以下的消費股。
此外,還可以關注調整充分的大金融。增量趨勢市里價值成長唇齒相依、輪番上漲。以2014年7月作為行情起點,上證50、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800漲幅大體均衡。價值股如利率敏感的金融地產、成長股如創新方向的互聯網先進制造是全年主線,二者前期輪漲后已重新趨于均衡。未來行情望類似2014年7~11月的共和特征,考慮到前期成長股表現更為醒目,預計短期價值股占優。而且金融地產行業基本面有新亮點,從近期股市成交兩、融資余額增長來看,預計券商3月份業績同比、環比均大幅度提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