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到底給股市帶來了什么?
周一早盤,滬深兩市低開,隨后持續大幅下挫,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幅已近4%;午后開盤,兩市跌幅持續擴大,滬深300指數在午后13點13分跌幅擴大至5%,觸發15分鐘熔斷機制,個股全面暫停交易;兩市在13點28分恢復交易后再度下探,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7%,觸發第二檔熔斷,兩市暫停交易至收市,最終滬指報3296.26點,跌242.92點,跌6.86%;深指報11626.04點,跌1038.85點,跌8.20%;創業板報2491.24點,跌222.81點,跌8.21%。兩市有1400家股票跌停,成為了開門黑,而且黑得透心涼。
從盤面看,第一次觸及熔斷是在13:23,觸及第二次熔斷是在13:34,從5%下跌到7%僅僅用了6分鐘,可以說下跌,說明了熔斷機制下,投資者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讓市場預期熔斷機制平滑市場波動成為了笑談。 筆者一直不看好熔斷機制,就在于中國股市是一個情緒化較為濃重的股市,散戶羊群化,而機構散戶化,市場波動極大,大家做的都是趨勢行情,在利空作用下,一旦市場出現弱勢下跌,大家機會出現恐懼心理,尤其是在熔斷機制下,大家都擔憂自己的籌碼沒有辦法拋售,于是爭先恐后的壓低價格拋售,讓熔斷機制成為市場助跌的利器,放大了市場的利空作用。當然反過來也是成立的,一旦市場情緒高漲,看漲后市,那么大家就會競相追高操作,生怕自己拿不到籌碼。從而很快觸及漲幅熔斷。 因此熔斷機制不可能平滑市場波動,反而導致市場大漲大跌,放大市場波動,增加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從而加劇市場風險。因此股市政策方面尤其要重視利空的控制,明確市場的預期,穩定市場的期望,以避免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今天市場下跌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18號文證監會沒有表態,另一個是新股節奏沒有預期,至于人民幣暴跌只是股市爆挫的另一導火索,人民幣沒有暴跌,股指也是難逃下跌的厄運。
近段時間市場加大直接融資比重的聲音此起彼伏,不斷高漲,2015年12月25日上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結構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降低我國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二是降低我國企業的杠桿率,三是分散我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到2020年,基本建成市場化、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的直接融資體系,直接融資比重顯著提高。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5年第四季度例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隨著上交所推出戰略新興版,深交所也不甘示弱,要重啟深交所主板IPO,兩家交易所爭奪上市資源已經白熱化,而市場IPO堰塞湖依然嚴重,截至12月17日,已經受理首發企業718家。其中,已過會67家,未過會651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33家,中止審查企業18家。IPO任務在16年顯得十分艱巨已是不爭的事實。 市場IPO炙手可熱,而市場承受能力卻是顯得有點弱不禁風,如何平衡投融資平衡成為管理層的一道難題,也成為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對象,從管理層來說,推行注冊制已經是難以逆轉,而注冊制的核心思想就是放開上市價格和上市節奏,這在目前市況下,無疑就是一場災難的開始,所以管理層提出了一個兩年緩沖期,但緩沖期如何安排上市節奏始終是一個謎,讓投資者頗費思量。正是由于IPO節奏十分不明確,其中彈性十分之大,投資者時時刻刻處于不安定情緒之中,得提防證監會批量發行對市場的沖擊,把投資者搞得神經兮兮,甚至有點腦殘,市場怎么可能平穩運行,而股票市場講究的是穩定的預期,所以近段時間市場走勢就顯得很渺茫無序。
作為緩沖期,筆者還是建議證監會借鑒年的做法實施總量控制,按照大致均衡的原則,制定一個年度融資計劃,包括年度融資總量和年度上市公司數目,上市數目在筆者看來不能超過200家,也就是每個交易日一家,如果行情火爆,年度漲幅超過20%,可以考慮增加20%,年度融資總量控制在2500億元左右,根據行情變化,可以增加20%。反過來亦是如此,如果年度跌幅超過20%,相應縮減20%上市公司數目和募集資金總量。在均衡原則下,讓市場自己去安排公司上市事宜。
資本市場有得必有付出,不可能一方單獨把市場好處全部得走,要想股權一夜暴富,那么減持套現拿錢走人就要被嚴格限制,否則產業資本把好處全部拿走,投資者又該如何面對,股市如何安身立命。 筆者認為中國股市未來走勢取決于IPO節奏和產業資本減持新規,只要這兩個市場隱患不除,中國股市16年走勢絕對不會樂觀,即使股指出現段時間反彈,也不能阻止股指繼續下跌,甚至會讓股市喪失融資基礎,讓股市支持實體經濟成為一句空話,至于熔斷機制不僅不會起到平滑市場波動的作用,反而會加劇市場波動,放大市場利空。而只要IPO預期透明了,有讓市場覺可以承受,產業資本減持新規符合市場預期,那么市場走勢就會相對樂觀,熔斷機制可能會轉化為利好放大器,成為助漲市場的有效工具。
政府加大直接融資并沒有大錯,但是加大直接融資比重唯一前提就是股指平穩運行,一但股指運行失去平穩,股市融資功能也就會被廢掉,要想股民掏錢支持實體經濟,至少股市需要為股民提供一定回報,產業資本一夜暴富,股民至少需要有稀飯可以喝一個溫飽,否則股市就會成為一個投融資功能喪失的市場,說的冠冕堂皇一點就是投融資平衡必不可少。 六月底暴跌以后,證監會出臺了18號文,硬生生的結束了產業資本減持行為,但這個終止行為是被證監會硬硬壓制下來的,不是市場自愿的結果,所以一旦政策許可,原有減持行為就會疊加新的減持行為,讓市場出現一波減持狂潮,而這個減持狂潮疊加注冊制利空,就會更加瘋狂。18號文沒有到期,作為預熱,很多公司已經紛紛發布減持公告,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減持行為,早日落袋為安思想已經在市場發酵。
市場減持究竟有多大壓力,據中金公司估算,若無任何政策對沖的情況下,1月份規定到期后市場將直面至少1500億元以上的減持壓力。估算1季度的凈減持壓力在3500億元左右,分別占到目前市場存量資金20400億元的7%和17%左右,這還是按照現有存量資金測算,如果市場繼續下挫,投資者信心喪失,存量資金將繼續流出,占比將進一步提高,這對資金面是一個嚴重考驗,產業資本減持不僅僅影響資金面,也影響信心面,前總理就認為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一旦信心喪失,恐慌情緒蔓延,市場要重回強勢就十分困難。 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產業資本減持新規,防止產業資本大比例套現已經是當務之急,由知名財經評論人士就直接把上半年股災歸咎于產業資本減持套現,雖然觀點有點過激,但其中蘊含的道理還是值得重視,筆者依然傾向于原有觀點,那就是產業資本年度減持規模不能超過自由流通市值的1%,至于安排誰減持,那是上市公司自己的事情,由他們自己商量著辦。對違規減持一律處以同等數額罰款并勒令回購同等股份,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僅僅處以3-5%個點罰款了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