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債務率和金融危機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中國目前處境類似于2007年——2008年債臺高筑的美國。近階段,不少媒體及專家認為,中國債務率太高,會或者必然爆發金融危機。這里的債務率是指一個國家總債務對GDP總量的比例。根據人民銀行、美聯儲及國際機構官方網站的數據,不僅中國債務率約240%,而且美國約269%,歐美區270%,經濟金融發達國家債務率都高達200%以上。
在中國,國家當然需要重視債務規模發展太快引發風險,但同時要看到中國儲蓄率偏高,定期存款加活期存款達140萬億規模,而股權類及股票市場的發展又不能太快。企業及居民融資渠道90%還要靠銀行信貸。所以,在中國信貸市場規模偏大有必然性。問題是,中國以信貸為主的高債務率相比美、日、歐其它國家,是否風險更大?危機更緊迫?
2015年末中國GDP總量67.7萬億人民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9萬億元,各類債券包括國債、地方債、公司債、金融債48.8萬億元。另外,難以精確統計的銀行表外理財,信托余額、券商資管約30萬億。中國的債務率一般講約240%到250%區間。與美國的主要區別是,美國2015年末GDP總量為17.8萬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貸款余額8.5萬億美元,美國債券市場規模高達39.5萬億美元,其中國債、聯邦機構債、市政債達18萬億美元。美國的債務率也高達269%。中美債務結構主要區別是,中國主要是信貸債。信貸余額是國債的6倍多。而美國主要是國債。國債(包括地方債務)超過貸款總額1倍,也超過GDP總量。
信貸債與國債風險特點不同。信貸債是一個個微觀企業和個人信貸債違約風險天天有,但不等同系統風險。只要全體商業銀行不良率控制在一定水平,比如3—5%之內,就難以爆發系統危機。中國目前全體商業銀行按美國五級分類法不良率約1.5%,低于世界各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中國正在采取的債轉股、資產證券化,通過專業資產管理公司剝離不良資產,去庫存、國企改革等措施,目的就是控制、減低不良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2001年進入世貿組織WTO之前,中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按“一逾兩呆”或五級分類法,平均達到20%和40%。通過改革和各種措施,中國商業銀行渡過了系統性危機。而國債風險不一樣,它不允許任何一筆到期國債不能兌付的違約風險。一旦出現,就是系統風險,就是金融危機。光從這點看,美國的債務風險,債務危機比中國更大、更緊迫。美國的穆迪,標普評級公司把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為三A,遠高于中國二A,還減。顯然并不公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