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基金也不好使了 投資方向怎么找?
“賣不動!”針對近期基金銷售情況,基金君在采訪了多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后,得到的答復基本如此。某排名前十的銀行系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基金君,目前公司手上有若干殼資源。但是,沒有錢!“根本賣不出去,新規限制了單一持有人比例,大客戶都不愿意拼單。”該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委外定制基金難有起色。
這一回答也得到了某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機構人士的說法,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發幾只產品,但是一只委外基金都沒有:“原因很多,不愿意拼單、銀行沒錢、收益率談不攏,反正就是定位于委外的產品不像之前那么好成立了。”
另有一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渠道人士稱,公司發行的委外產品還是有一定的規模,但也只是相對零售而言:“總的來說委外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與去年的情況完全沒有可比性。”
4月銀行密集發文將降杠桿控風險放在首要位置,此外,理財納入MPA考核、銀監會嚴查理財套利、資金面緊張,再疊加市場低迷等因素,導致基金發行市場陷入低迷。
數據顯示,銀行委外的撤出對債券基金發行市場影響明顯,整個4月份,新發債券基金較前月銳減50%,發行數量降至最近半年低點。另一方面,3月17日出臺的委外定制基金監管新規,也讓部分委外定制基金發行遇阻,主要是卡在單一客戶資金限制上。
目前來看,僅有光大保德信尊盈半年定期開放債基進行了發起式基金的變更,還未有其他同類產品按照完成變更和轉型。此外,4月29日,嘉合基金公告稱旗下嘉合睿金基金因未能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而選擇基金合同暫不生效,這也是基金業首起新基金募集失敗案例,引發業內一片嘩然。種種跡象表明,委外早已風光不再。
去年,委外定制基金成為銀行系基金公司規模突進的利器,基金公司規模前十大排名中,銀行系基金公司獨占四席,表現十分強勢。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度十大基金公司的規模門檻為3400億元,比2015年底的2500億元增加了900億元!
眼下,如何維持規模,成為包括銀行系在內的基金公司頗為頭疼的問題。“目前來看并沒有實質性的贖回,我們在協商。”上述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機構人士表示,和股東的溝通一直在持續。
大規模的贖回尚未發生:“無論是和機構還是股東都在協商,主要問題集中在收益率和運作模式。”其表示,由于很多定制基金在去年高位密集成立,目前收益率很難達到客戶要求。
基金君發現,面對機構贖回,現下基金等資管機構大致有這么幾招:
1、提高收益:簽訂抽屜協議承諾存量客戶高收益,前提是續發產品。
2、產品捆綁:要求先續資金后兌付,不見錢,不給收益。
3、友好協商:從互幫互助、戰略合作、長期發展、債市前景等不同角度與客戶協商。
4、抱大腿:銀行系基金公司專用。
但無論如何,基金公司都必須放下在去年賴以為生的“委外手段”,銀行系都不再受委外寵愛,更何況原本在渠道上就不夠強勢的其他基金公司呢?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