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北方鞋都生產內幕:假耐克320元一箱 穿仨月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稱阿迪達斯、李寧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產品不合格,含有有害物質。實際上,在青島市場上一直充斥著假冒的名牌服裝和鞋子,一件阿迪達斯上衣僅賣百元左右,運動鞋價格更低廉,不足百元的比比皆是。這樣的“名牌”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為了揭開假名牌鞋的生產內幕,9月22日~25日,記者探訪了北方地區生產假名牌服裝、鞋子的聚集地河北安新縣,其中該縣的三臺鎮有“北方鞋都”之稱。在三臺鎮,生產假名牌鞋子的作坊分散在馬路兩邊,作坊大門甚至直接敞開著,宣傳廣告到處都是。劣質鞋只要貼上5分錢的牌,立刻就成了大品牌,身價也跟著漲了上去。業內人士承認,假冒的鞋子也就是穿3個月,因為成本擺在那里。
市場調查
假耐克320元一箱,主要銷往外地
9月22日記者到達安新縣。據了解,三臺鎮生產鞋子的廠家有數千家,除了一些大廠生產自己品牌的鞋以外,為數不少的企業在生產仿冒名牌運動鞋。這里出產的仿冒名牌運動鞋仿真度低、做工粗糙 、質量低劣、利潤微薄,很多鞋廠憑借薄利多銷發家致富。
9月25日記者坐車來到了三臺鎮,路兩側不時掛著一些品牌的大幅宣傳畫,幾乎經過每一個村子都像進了生產基地一般,馬路兩旁幾乎全是小型鞋廠,一家挨著一家,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僅僅一段200米的距離就有七八家鞋廠,幾乎家家從事制鞋行業。經過打聽,記者來到了三臺鞋材市場,令記者沒料到的是,這兒看起來并不像一個像樣的市場,周圍的道路塵土飛揚,路邊到處堆著扔掉的制鞋材料。路邊兩側時不時就能看到一些品牌的展廳,記者走進了幾家,看到墻上和桌子上擺放的鞋幾乎全是“名牌”,隨處可見“耐克”、“阿迪達斯”、“361°”、“李寧”、“kappa”等。
在一家展廳內,記者拿起了一雙耐克的運動鞋仔細觀察了一下,和專賣店的真品相比,這些鞋做工有些粗糙,每一個品牌只有幾款不同的鞋型,穿在腳上略微有些“硬”。記者看到鞋的背面貼著一個標簽,寫著 320。記者有些奇怪,問了一下老板,“這雙鞋多少錢?”“320元。”老板的回答令記者有些吃驚,記者又詢問了一遍才弄清楚,原來老板說的都是“行話”:320元是一箱的價格,一箱有12件,平均一雙“耐克”鞋僅有27元。
在一家小作坊對外展銷廳里,一雙“鴻星爾克”運動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鞋子標價很便宜,35元。而包裝鞋子的鞋盒上卻標著當地一家鞋廠的名字。工作人員說,“當地產的,就是掛了個名。真品價格肯定很高了。咱們普通老百姓買不起,但還想穿名牌,只能買這樣的,絕對有市場。”
在三臺鎮,隨處可見前來拉貨的大貨車。外地車牌號非常多,有內蒙古、山西、山東等地的牌號。鞋城里集合了幾百家作坊,有提供鞋內墊的、有提供鞋底的、還有加工人造皮的。在一家鞋內墊加工點,幾名工人在忙活。“咱們周圍都能生產什么鞋子?”“什么樣的都可以,就是假冒名牌,質量可能差一些,走低端路線,基本上都銷往外地了,做外銷。”
雖然鞋城內的人對假冒名牌并不避諱,但想進入作坊加工點是比較難的。當地人的說法是,之前曾有記者來曝光過,還驚動了工商局。
記者暗訪
劣質鞋花5分錢貼個牌成“名牌”
不僅是在三臺鎮的小作坊里,整個安新縣有很多負責生產批發吊牌的。該縣大王鎮便有不少批發吊牌的商店,里面的吊牌成百上千,可以隨時定做,各個牌子的吊牌都能提供。對于這些吊牌的生產渠道,記者了解到,基本上全部來自河北白溝,幾乎形成了產業鏈。根據網上提供的信息,記者隨機撥打了一個吊牌制造商電話。對方告訴記者,一個吊牌需要5分錢,量多的話可以便宜到3分錢,貼上牌,劣質鞋就變身名牌。
雖然產業鏈看似完整無缺,依然有作坊遭受過重創。根據當地工商部門的記錄,之前,鴻星爾克公司便來河北調查取證,冒著生命危險深夜潛入“上海鴻星爾克”加工廠拍照取證,李逵遇到“李鬼”竟然還得通過暗訪形式。隨后,聯合河北保定安新縣三臺鎮的工商部門,一舉查獲了案值將近20萬元的假冒鴻星爾克運動鞋。隨后,被查處的假鞋被現場燒毀,廠家被現場查封。
經過鴻星爾克打“李鬼”行動,現在三臺鎮假的鴻星爾克確實少了,然而李寧、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卻依然很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的小作坊也注冊了商標。但注冊商標也只是為了應付部門檢查,整個展廳內,自己的品牌產品很少,還是以假冒品牌為主。原因很簡單,假冒名牌賣得好。
記者探訪了多家工廠,當提出要參觀制作車間時,都遭到了拒絕。為了能看到加工車間,記者沒有直接找公司的人,而是從后門進到公司的車間。車間看起來有些昏暗,但每一個加工縫紉的工人面前都放著一個臺燈,方便工人看清裁切的地方。約100平方米的長方形車間內,有十幾個工人正在忙碌著。有專門加工鞋底的,也有磨制鞋具的,剪切和組裝的占多數。
記者親眼看到,一名工人在縫紉機前正將“361°”的品牌貼到鞋上,縫制結實后一雙冒牌“361°”鞋做好了。詢問工人后記者了解到,工廠做鞋是分批制作的,這一批主要制作“361°”品牌的鞋,做完這一批后就開始做一下批的品牌。幾乎一個品牌的鞋只有三四個版型,每多做一種版型,用料、設計等都要重新改比較麻煩,所以都是本著越簡單越好的原則生產。
一名工廠的負責人看到記者在加工車間里,有些不滿,朝記者吆喝著問是干什么的,并讓記者到經理辦公室去,加工車間不允許任何人進入。記者詢問他是否在生產“361°”品牌的鞋時,他聲稱沒有,并將記者“請”了出去。
業內爆料
啥名牌都能產,只能穿仨月
各種品牌都能造
記者采訪到了當地的業內人士張老板。張老板說自己做鞋已經近10年了,前幾年走南闖北積累了不少客戶,現在主要在工廠趕生產進度。“我的鞋遠銷好幾個省份,很多城市的一些市場都有專門的代理商,由于價格便宜,生意很好做,光是欠下的訂單,就夠今年做的了。”
張老板詢問記者是哪里人,記者稱是山東的,他表示山東幾乎所有的城市他都
去過,沿海幾個城市青島、煙臺等地都有他們公司生產的鞋,銷量也不錯。
記者看了一下展示臺上的鞋,跟張老板表示,鞋的樣式有些少,每一個品牌僅有兩三款不同的款式,種類太少不方便賣貨,能不能多生產不同的款式。他說,“我們仿冒的品牌很多,的確鞋的款式不多,但我們的款式幾乎都是品牌里賣得最好的。如果你們覺得款式少,也可以自己帶一雙想要仿制的鞋過來,幾天后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鞋來。”
高仿鞋成本也很低
記者仔細看了“耐克”運動鞋后表示,鞋底的做工稍微有些粗糙,材質偏硬了一些,年輕的學生恐怕不會購買,打籃球和跑步時穿上可能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也穿不長久。聽了記者的意見后,老板連忙解釋,“別看鞋底材質有些硬,但穿三個月絕對沒問題。”記者對他提出的三個月表示驚訝,他繼續說,“這種鞋子肯定穿不久,如果天天穿,三個月之內肯定還能穿得住,但時間長了很多地方肯定會松弛或脫落,這是難免的,畢竟鞋的成本在這里擺著。”
“這種鞋的銷量之所以這么好,也和鞋的質量一般有很大的關系,一雙鞋要是能穿一兩年,買鞋的頻率肯定會低,但這些鞋一個季度就要換新的,可能有的人一年要買四雙鞋,所以利潤少一點,但賣得多。”
記者詢問他為何不提高鞋的質量時他表示,他們的鞋和福建所產的高仿鞋的最大區別在于,材料的檔次高低不同。但想提高鞋的質量也并非難事,甚至可以說很容易,材料買貴點的就可以了。鞋子的做工幾乎和高仿的比較接近,只是一些細節方面,比如清潔度、膠線,只要讓員工注意點,一樣能加工出來。材料錢只有幾毛錢,但需要更多的員工去做這些活,多費時費力,全算下來一雙鞋要多3塊錢。“高仿鞋可能出廠價就要100多元,銷量遠沒有這種便宜鞋銷量好。”
小作坊一年產30萬雙
張老板介紹,三臺鎮假冒名牌運動鞋款式更新換代很快,很多款式生產幾批后就不再生產了。每年賣的款式都和前一年有些不同,一樣的鞋第二年就不好賣了。為了讓鞋的款式換代快一點,他們這里有專門從事鞋樣設計、開發的小公司。只要造假名牌的廠家提供出想要的鞋型,或是這些小廠家自己提供鞋型,短時間內都能仿制出來。
“咱們廠子在鎮上算大型的嗎?一年能產多少雙?”“30萬雙吧,不算是規模大的。”“利潤得有多少?”“這個是商業秘密,不好說,工人工資在提高。”而在展銷廳,店老板則告訴記者,一雙鞋子賺幾塊錢沒問題,普通廠子賺上百萬元很正常。
記者了解到,三臺鎮這些假冒名牌運動鞋,在青島的臺東夜市、李村步行街夜市、各個商業街等地方都能看得到。一雙出廠價26元的鞋,被賣鞋的人以100多元的價格出售,賣時還不忘帶點高帽稱,自己的鞋是從工廠偷出來的,保證真貨。
和鞋廠老板交談時他聲稱,將鞋底造好點并不難,材料費只有幾毛錢,但為了讓成本降到最低,利益最大化,他選用了最低檔次的材料。
關于靴子
真皮靴子實際是人造毛
記者了解到,在安新縣當地有一些行話,比如詢問鞋的價格一般都指一箱多少錢,而不是問一雙。各個品牌都有昵稱,如“NIKE(耐克)”的行話叫“鉤子”等。一位老板告訴記者,三臺鎮企業的產品有一部分是貼有自己商標的休閑鞋、雪地鞋,另外大多數都是仿冒的名牌運動鞋。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廠家自己品牌的鞋幾乎沒有銷路,所以要想把鞋賣出去,只能假冒別的品牌。
而這些仿冒名牌運動鞋的價格,按質量好壞、仿真程度的高低,從20元/雙至28元/雙不等,整箱的價格為320元至400元。
秋天不知不覺到來,冬天也不遠了,女式靴子開始占據市場。在三臺鎮,自然少不了靴子。很多作坊做起了仿獸皮、人造皮的生意。也就是說,這些作坊為靴子加工廠提供皮子,這些皮子價格非常低。在一家人造皮作坊,記者看到,這里堆放了各種顏色的人造皮。老板劉女士也承認都是人造皮,“內銷的靴子都是用人造皮,真皮太貴,沒人買。也有真皮靴子,都是出口,外國人只要真皮的。”
說著劉老板給記者拿出了一個靴子樣品,“你摸摸這皮子,這是他們訂做的,質量都很好,銷量也不錯。”價格方面,1平方米的人造皮僅僅8元到 10元,成本非常低。“用這些皮子做的靴子都沒問題,在商場里賣也沒事。不懂行的根本看不出來。”
當地政府
專門建網上舉報平臺打假
對于存在的假冒名牌服裝問題,早在去年下半年,河北省纖檢局便召開了“打假保名優”名牌服裝企業座談會,會上透露,為建立打假長效機制,在現有舉報電話基礎上,該局將利用門戶網站,建立網上舉報平臺。
據了解,河北是紡織服裝生產大省,現在共有國家級和省級名牌紡織服裝產品51個。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追逐名牌的心理,制售假冒名牌服裝產品,讓名牌企業和消費者都深受其害。目前,全省質監系統正在開展“打擊假冒名牌”行動,省纖檢局也加大了對假冒名牌服裝的打擊力度。未來省纖檢局將繼續加強對假冒名牌服裝的查處力度,相關企業和消費者若發現假名牌服裝產品,可撥打電話0311-85336365投訴舉報。
另外,2008年的時候,河北省保定市工商局經檢支隊安新縣大隊,由大隊長親自帶隊,趕往生產侵權注塑鞋企業安新縣鑫盛金賽克鞋服有限公司。經依法檢查,該公司生產假冒浙江環球鞋業有限公司的產品。在該企業生產車間內查獲制造侵權商品的內外包裝及侵權商品,經清點,共查獲侵權鞋盒150只、吊牌300個、手提袋320只,侵權成品鞋320雙。
記者手記 劣質鞋之痛
很多人總覺得鞋是最不起眼的,衣服光鮮一點立刻有人會注意,但鞋再光亮也在最底部,或許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但慢慢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意鞋了,開始關注名牌鞋,注意鞋子的材質、舒適度。甚至還有很多人愛鞋如命,大S就稱,自己看中了鞋子后不買會做噩夢。
但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他們或許不知道,花幾十元、一百多元買的“名牌”耐克鞋,成本甚至還不到27元……為了賺取利潤,廠家連幾毛錢都會斤斤計較,為了賣出產品,任何品牌都冒充了個遍,不了解的人還以為買到了便宜貨,卻不知這種鞋在傷害著他們的腳。
通往三臺鎮的公路一側有工商部門的宣傳標語“嚴厲打擊注冊商標侵權行為”。筆者真心希望,莫讓不正規的制造業成了產業,莫讓劣質鞋上了公眾的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