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派”主流鞋服企業回暖 上揚趨勢明顯
經過兩年的“去庫存”陣痛,2014年上半年,福建一些主流品牌的服裝企業率先出現了復蘇回暖跡象。特別是福建“閩派”企業,包括匹克、安踏等企業業績均出現了增長。市場顯示,這些主流品牌已經開始引導市場向細分化趨勢發展。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綜合類品牌因為涉及的面太廣,資源和營銷投入太多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經過長期的市場培育,福建泉州已經在中國的服裝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涵蓋紡紗織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
在一批具備相當競爭力的服裝企業中,七匹狼、九牧王、匹克等品牌已經有了知名度和較大市場份額。“閩派”服裝企業在以往的戰績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但是今年以來,由于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紡織服裝行業的資金鏈吃緊,“失聯風波”也一度引起各級供貨商的恐慌。這種恐慌不僅僅涉及到銀行借貸與民間借貸的問題,還引發了行業內的信任危機。
在企業試圖轉型、尋找新的經營模式的時候,福建哪些服裝企業的經營率先回暖了呢?
“今年可以感覺到,市場已經有了明顯起色。”梁宇是福建某休閑男裝品牌的區域經理,他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和去年低谷時期相比,今年的三四線市場呈現出業績逐漸遞增的趨勢。
梁宇現在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在福建省內各地門店出差。2013年,他所在的品牌開始在地市一級的區縣開設門店,梁宇的主要任務是幫助當地的經銷商進行門店選址,布置品牌統一的門店設計,然后負責招聘導購以及做后期的服務培訓。
“2013年是最艱苦的一年,基本上都在各地不同門店現場幫助改進銷售問題。”梁宇說,“今年主要在縣市一級門店幫助建立客戶群,把旗艦店的一套管理方式教給下面的門店?!?/p>
梁宇作為一名基層的管理人員,熬過了艱難的轉型時期。其實泉州的服裝企業在這一年都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企業通過實施差異化營銷、優化產品、打造品牌、提升消費者體驗等方式實現業績增長。
經過兩年的“去庫存”陣痛,2014年上半年,晉江部分龍頭企業已經率先突圍,出現“止跌回暖”跡象,一些二三線品牌則在加速出局,運動鞋服產業結構性分化正在加速。
作為中國運動鞋服的龍頭企業,安踏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22.4%;純利8.03億元,增長28.3%,一舉扭轉近兩年的頹勢。而晉江另一家大型運動品牌361度,2014年訂貨增長8%,雖離前兩年的高峰點還有差距,但已經走出了下滑行情。
知名品牌匹克上半年的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營業額增加10.1%至12.91億元;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34.6%至1.21億元;期內毛利增加24.4%至4.96億元,毛利率增加4.4個百分點至38.4%;所得稅費用增加25.6%至0.68億元。
對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匹克品牌管理中心副總監劉翔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匹克作為上市企業,一切以公告為準,上半年可以說是回暖的趨勢。下半年的具體數據仍然要以公告為準,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的各項數據一定也是回暖的態勢,這種趨勢是不會改變的?!?/p>
劉翔在采訪中認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于2014年上半年扭轉了過去兩年的下行趨勢,“多家體育用品行業主要公司,特別是一些主流品牌的服裝企業皆出現了復蘇回暖的跡象?!?/p>
匹克稱,公司2014年上半年的營業額增加,主要是因為期內海外市場的營業額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匹克海外市場的收入占營業總額的22.6%,營業額由去年同期的1.74億元升至2.91億元,增加67.5%;匹克中國市場的收入占營業總額的77.4%,營業額與去年同期持平。
劉翔表示,匹克一直維持6000家左右的全球門店,“今年上半年匹克一直持續關閉面積較小、經營效果不好的零售門店,同時開設面積較大的零售網點。這是匹克現在采取的策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匹克授權經營零售網點數目共為6000個,比上年年底凈減少12個。其中,在中國地區的經營店由去年同期的6194家下降至6000家,但每個匹克授權經營零售網點的平均營業額同比上升5.1%。
晉江市經貿局的監測數據顯示,在行業龍頭的帶領下,2014年上半年晉江運動品牌龍頭企業的業績均出現恢復性增長,晉江制鞋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增長10.7%、紡織服裝業增長13.2%。
行業數據顯示,最近一兩年以來,整個中國服裝市場各家企業都經歷了業績大幅下滑,以及大規模關店潮的過程。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上均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增幅,特別是福建“閩派”企業,包括匹克、安踏等企業均有所增長,業內認為這是行業轉暖的表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